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历史军事>武锻大明> 第173章:北平行宫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3章:北平行宫(1 / 2)

“吾皇万岁!万岁!” “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 “万万岁!” 听着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朱允炆信步走出列车,下一瞬在宋成等人的带领下,众人拜服道:“臣等恭迎圣驾,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都平生吧!” 朱允炆站在月台上,向北平的文武大臣打起来了招呼。 等文武大臣谢恩起身,朱允炆看向丘通澹澹的道:“丘爱卿,辛苦了。” “微臣不敢!”丘通急忙道。 另一边,宋成微微躬身:“皇上,龙辇已经备好,皇上请。” “好!” 朱允炆看向宋成,很是满意。 丘通是建文十二年进士,此人能写一手好文章,对于朱允炆推行的新政也是有一定的认知。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朱允炆才破格让他担任北平布政史。 但是—— 相比于文官,朱允炆对于武将本能的有一种亲切感,原因是这些年下来,他更喜欢武将。 武将性格相对直率,不像文官们动不动就打肚皮官司。 宋成是一员老将,曾经在西北战场建立过不少的功勋,后来在北伐蒙古、瓦剌、回纥的战斗中,有立下不少战功。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朱允炆才将北平这个重要的城市,交给他来镇守。 朱允炆坐上龙辇,问宋成:“老将军,随朕同行。” 说话间,朱允炆示意宋成上龙辇。 “微臣不敢!” 宋成自然是真不敢。 龙辇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上的,但是朱允炆笑着道:“老将军,上来吧,朕有些话想与将军说说。” 宋成此时有些紧张。 “老将军莫非是要朕下来搀扶?” “微臣惶恐!” 宋成额头上的冷汗都出来了,但是龙辇上的朱允炆却很是平静:“老将军再不上来,朕就来请您了哦!” 朱允炆是皇帝,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宋成也不好继续推辞,只得大礼拜谢一番后,才诚惶诚恐的登上龙辇,然后在朱允炆的旁边站着。 “起驾!” 朱允炆低喝一声,龙辇缓缓向前移动了起来,这时候朱允炆才看向宋成。 “老将军!” “今年贵庚?” 朱允炆这话刚一出口,宋成不由得心里一惊,心说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莫非是嫌弃老臣年龄大了? 是想让我主动请辞吗? 就在宋成愣神间,朱允炆语气平和的说道:“如果朕记得不差,老将军今年应该是五十八岁,老将军对否?” “谢陛下挂念!”宋成道:“老臣今年正好五十八岁。” “嗯!” 朱允炆微微点头:“老将军为大明王朝披肝沥胆,浴血沙场,朕深敬之。” “日后若有什么需求,一定要告诉朕。”朱允炆看向宋成,笑着道:“北平地理位置特殊,还请老将军多多费心。” 听到这里,宋成顿时心中激动,大明朝能征善战的将领,何其之多,他宋成虽然不是没落之辈,但也绝不会是最火热的那些人。 但是—— 皇帝却如此恩宠于他,宋成当即在龙辇上单膝跪地,拜服道:“多谢陛下恩宠,老臣纵使万死,也难报陛下之万一。” “老将军,快快免礼!” 朱允炆微微抬手,道:“接下来朕会在北平待上一段时间,可要辛苦老将军了。” “老臣不敢,为陛下效命,这是老臣的福分。” “好!”朱允炆很满意。 龙辇是前几天提前送到北平的,北平火车站距离北平行宫不算远,就在朱允炆与宋成说话间,已经看见前方高大的殿宇。 看着前方殿宇的楼阁,朱允炆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他是八九年前来过北平,那是指挥明军北伐蒙古的时候。 八九年前。 北平行宫,就是由原来的燕王府改建的,藩王府邸,肯定是无法与京师相提并论,不过上次朱允炆北伐时,曾有安排人修缮北平行宫。 首先要求,应天府紫禁城的三大殿必须得有,其他的倒是次要的,当时做这件事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以后皇帝来北平的时候,可以在这里上朝理政。 而不会向上一次,只能在原来燕王府发布政令。 此时朱允炆的龙辇越来越近,前方高高的建筑吸引了他的注意。 “老将军!” 朱允炆随口问道:“京师的三大殿北平已经修建完工否?” “回陛下!”宋成道:“除三大殿之外,还修建了武英殿,还有东西三宫。” “哦?”朱允炆闻言一惊,这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当时只是让修缮北平行宫时,特别提示了三大殿必须得有,至于其他的看实际情况。 总之,尽量按照京师紫禁城的格局修缮,因为这地方未来极有可能像中都凤阳一样,被确定为陪都。 陪都虽然不是都城,但是级别也差不多,随时有可能升格为京师。 看朱允炆有些激动的样子,宋成又说道:“得知陛下要北幸,各殿都已经布置妥当。” “辛苦!” 朱允炆微微点了点头。 …… 半个时辰后。 朱允炆的队伍,终于走进了北平行宫,目前这座宫殿还叫这个名字。 入宫的时候,朱允炆四处看了看,三大殿是按照应天府紫禁城一比一修建的,由南向北摆成一字型。 “姐姐!” 徐妙锦抬手指向远处说道:“上一次跟皇上来北平时,行宫只有那一排建筑。” 朱允炆北伐蒙古时,徐妙锦是跟着朱允炆一起来的,所以她对这里依然很是熟悉。 “北平行宫,是在原来燕王府的基础上修建的!”徐妙锦笑着道:“有了这三大殿,这才更像一座行宫。” “妹妹说得是!” 马恩惠点头道,远处徐妙锦所指的建筑虽然也很气派,但是比起三大殿还是显得有些寒酸。 另一边,朱允炆对眼前的建筑却非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