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82.许阿姨的儿子(1 / 2)

老刘的话说出口,众人微微都有些愕然。

他们甚至觉得他是在开玩笑的。

只有何灵稍微镇定一点,说:“那时候物价水平低,而且……”

老刘摇了摇头,说:“不是物价的问题,当年,京州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月收入1800元,而村里的平均收入是3000块钱出头。”

他接着说:“农村人也是人,也要生活。要吃饭,要穿衣,孩子要读书,生病了得治……可是年收入只有3000,能做什么?”

和诸位明星的表现一样,弹幕也都显得很震惊。

即使是刚毕业领着3000月薪的应届毕业生,也都觉得,年收入3000出头太扯了。

有些弹幕纷纷科普:

“我是农村长大的,我们农村收入就是这么低,好在花钱的地方也不多。”

“城里人不懂一斤稻米能卖出多少钱吧?有没有想过,那么便宜的米,农民收入能有多少?”

“在以前,我们农村人就是在土里生,在土里滚,活不起,病不起,死不起,什么都靠挺!”

……

老刘接着说:“为什么收入这么低?以前,村里都是山沟沟,粮食亩产少不说,还难种难收。

“这个村里年纪大的,都不是腿脚有毛病,就是腰有毛病。就是年轻时候辛苦劳动,累出来的。

“为什么不用机械呢?机械开不进来啊!巴掌大一块田,人多了踩在上面都嫌挤,何况机器?

“年轻人都不愿意在村里呆,种田又累,收入又少,都跑到城里去打工了,留在村子里的,只有老弱病残。

“那个时候,村里人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大片田地抛荒。

“哪有什么绿水青山?不过是一群面黄肌瘦的农民,在土里扒点生活。

“你们看。”

他停下,伸手指向一旁的房子,只见门口坐着一个老人,他右腿裤管空空,拐杖放在身旁。

老刘接着说:

“看到那个老人吗?几年前,他瘸了,还在种田。坐在板凳上,一锄头一锄头地耕地。

“我当时在城里当了几年的官,从来没去过农村,哪见过这种场景?

“一下来看到这村子,我心这个凉啊!眼泪都流出来了。

“太苦了。看着就心疼。在我们国家的土地上,还有人过着这样的生活。

“不过这一切,都被许阿姨的儿子改变了。”

秦云初听得心一揪一揪的,听到陈涯终于出现时,连忙问道:

“他怎么改变的?”

老刘脸上露出笑容,说:“他先出钱,把土地平整了,田多了,亩产高了,有富余了,村民就有钱了。

“他还建了个基金,但凡村里孩子出去学机械汽修,都免费资助上学。

“现在村民种田,农忙时,租台挖机就把田轻轻松松给种了,学开机械的孩子也赚了钱。

“他还出钱弄了几个岗位,一些老弱病残,只要每天打扫一下卫生,就可以一个月领几千块钱工资。”

他走到那个独腿老人身边,说:“今天上工没?”

那独腿老人站起身,闷闷地说:“上了,现在再上。”

说罢,他背起放在长凳旁的竹筐,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拿着个火钳,一瘸一拐地往前走。

走到众人旁边,用火钳夹起地上一个垃圾,扔进了背后的竹筐,然后继续往前走。

老刘回头看众人:“你们看,谁都给他顾到了。”

众人沉默良久,何灵开口说:“许阿姨的儿子,真善良啊。”

汪锋点头说:“对,而且他考虑得很周到。”

江心海也说:“谁都顾到了,谁都有活干,谁都有钱赚。”

还有一句话他们没说出口:这比直接发钱养懒汉合理多了。

老刘指着另外方向说:“那边还有一家,我们去看看。”

众人没走多远,就看到院子里,一个女人正在给她的女儿喂饭。

老刘指着她说:“她生了三个孩子,老公被电死了,自己又查出胃癌,是许阿姨家儿子给她付了医药费,做了手术,好了。

“她家的三个女儿,都是许阿姨家的小子支付的学杂费,现在她大女儿在城里做护工,一个月往家里寄2000块钱。”

看到老刘后,那女人笑眯眯地冲他点头。

老刘冲她喊道:“徐慧,他们想问问许阿姨家儿子的事!”

那个女人放下饭碗,牵着小女儿的手,跑过来说:“那是我家的恩人呐!”

老刘挥手说:“唉唉,你不用过来。”

那女人却一个劲儿地说不停:“那是天大的恩情,一辈子都还也还不完的……”

“好了好了……你赶紧喂孩子去吧,孩子都饿坏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