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历史军事>织明> 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用银子来买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用银子来买(3 / 3)



宣府军的待遇在各镇中是最为优厚。

他们不止是按时关饷,从不克扣,而且其伙食供应也是各镇中最好的。

每人每天,都有固定量的米饭或大饼、面条作为主食,余者肉类、蔬菜、盐巴也都算充裕,甚至还有一定量的茶叶与烟卷供应。

宣北军将士的待遇,自组建以来不说在宣府地方,便是在整个大明朝,也是首屈一指的。

所以,自打张诚成功崛起后,不是没有人明里暗里的来挖墙角,可就冲按时关饷与伙食待遇这两项,就没有人愿意脱离宣府军的体系。

因为将士们的福利待遇有了保障,平日里所需采购物资繁多,且每次采购又都是大批量的,所以众多的商贾们看到商机,便云集于此,以向宣府军的贩卖他们带来的各类货品。

当然,不像别的明军营寨,众商人可以在营地内进进出出。

宣府军的营地内可是极其森严,距营寨二百步之内,没有令牌,任何人都是不得靠近一步,否则一律格杀勿论。

辽东这个地方,因为经年战争频繁,再加上银多而粮少,所以通货膨胀十分严重,物价很贵。

不过,宣府军出外采购的军官们,却是从不赊账,更不会赖帐,他们每每都是现银交易,其信誉之优良,那可是有口皆碑。

如此造成的后果,就是云集在军营外的各地商贾们越聚越多,贩卖货品的当地军户们多有参与进来。

再加上鱼干作坊的大量开设,所需要人手也是很多,就连一些千里运粮来的劳役民夫,也纷纷留下来帮工,以图多赚一些银钱。

如此,就造成黄土岭西南开始,直到海边河口地带,集市林立,形成一种奇怪的商业繁荣。

看着军营外云集的商队,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王朴也不由感叹道:“此情此景,恍若大同城西关一般,若是外人看来,绝想不到此间竟是锦州战事前线。”

陈九皋却是一脸不屑之色,道:“难怪说‘商人,逐利之徒尔’,古人诚不欺我。这些黑心商人,只知赚取银钱,真的是胆大妄为,一点也不怕死!”

张诚也是看得颇为触动,一场明清间的国运之战,数十万人在此间生死搏杀,结果却变成各路商队间的逐利场。

还真是不管时代怎么变,商人赚钱,总是不怕死。

真应了那句话“富贵险中求”啊!

他感慨说道:“这不是很正常,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特别是商人,逐利乃是他等之天性。

眼下,我大明的许多地方,都离不开他们啊!”

此时大明商人势力强大,大明各边镇中,大部分的边军粮草都是商人供应与运输,每次战争,都可以看到他们影子。

其实,此时的西方世界也是同样如此。

就如神圣罗马帝国大军出战之时,三万人的军队,随行人员竟达十四万之众,其中绝大部分就是商队,还有大量的流氓乞丐、小偷娼妓等等一路跟随。

张诚最后更是总结道:“从古到今,商人与资本皆如此,一旦有适当的利润,他们就胆大了起来。

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资本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ニ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

而为了追求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世间的法律;若是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呢?

那它就敢犯下任何的罪行,甚至冒着千刀万剐的惩处,也不会顾忌危险!”

众将闻言都是震动,大帅此语:真是将商人本性刻画得淋漓尽致,不愧为神人附体。

简直就是天上星宿下凡一般!

众人由此更加坚定了追随之心,魏知策的眼睛中闪动着亮光,不断重复着刚才张诚所说的话语,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