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玄幻魔法>正道法则> 第九百五十九章 配药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五十九章 配药(2 / 2)

> 清冷的月光下,只见屋内摆着数十个书架,书架上密密麻麻,摆着无数典籍。

上官暄挣扎着从地上站起,蹒跚着走到书架前,她虽然年纪幼小,但也读过几年私塾,再加之聪明伶俐,所以识字几多。

当下从上面抽了两本书籍下来,却是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杂病论》,这东汉南阳人,东汉未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上官暄翻了数页,见上面全是蝇头小字,密密麻麻,却全是病理,如何用药,下针时刻及深浅等,却全无解法。

当下将两本书放回原处,又拿下一本,却是王叔和的《脉经》,王叔和乃晋朝人,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脉经》首次系统的论述了各种脉象,总结并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二十四种,并准确描述了各种脉象的不同指下感觉,为脉象的鉴别确立了标准,使之规范化。此后,历代中医著述中对脉象的描述,均未离开《脉经》的基本范畴。

上官暄见无解法,又将其放回原处,再拿一本,乃是《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最早的药学专著。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

上官暄草草翻阅了一下,便放了回去,又找了一本,却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特别是《灵枢经脉》中,明确载全了人体共分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十二经脉,沿用至今。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