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历史军事>家父汉高祖> 第350章 一个行仁政的暴君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0章 一个行仁政的暴君(2 / 3)

,不过,这件事要禁止,只能是从我的近亲开始,若是这次我不反对,以后再下令禁止,他们就会凭借着自己的身份,凭着朕的喜爱而轻视薄葬的律法...” “朕准备下令,禁止厚葬...就从舅父开始,朕死后,也绝对不会携带太多的陪葬品...以身作则。” 听着刘长的话语,吕后却缓缓瞥向了他。 “你舅父逝世了,所有人都在为这件事而伤心,你却在想着厚葬之风的事情?” “啊...是这样的。” 没想到,在刘长承认之后,吕后并没有半点的愤怒,那还有些落寞的眼神,顿时也变得温和了起来,她看起来相当的欣慰,“你应该早点登基的。” “你终于开始用一个皇帝的眼光来打量周围了...你说的很对,厚葬之风,本就不妥...你想的很久远,我都不曾想到这一点...你就下令禁止吧,若是你舅父那边,有人反对,我会说服他们接受的。” 吕后真的是非常的开心,厚葬这件事,连她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看来自家孩子终于是长大了啊,正如刘长所说的,当今厚葬之风越发的盛行。西汉的厚葬之风,那是后世不敢想象的,西汉初年国家穷的一塌糊涂,庙堂里都找不出六匹同色马,那六匹同色马在哪里可以找到呢?可以在地下找到。 百姓没有铁器制作农具,那铁器可以在哪里找到呢?可以在地下找到。 西汉的厚葬,一度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光是黄金,那都是成吨成吨的下葬,导致后来黄金都不够了,金从黄金变成了黄铜。 历史上的文帝就曾看不下去这种厚葬之风,以身作则,不过,文帝不曾下令薄葬,他只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倡议薄葬,文帝的魅力支撑了两代,到他孙子的时候,厚葬之风一跃而起,变得更加夸张...这种风气一直持续到了汉末,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妻控下令禁止厚葬,他的儿子也继承了他阿父的这一点,经过他们的努力,方才有所改善。 因此,当刘长旗帜鲜明的提出了薄葬的时候,吕后顿时就想到了很多,原本因为建成侯而悲伤的心情,也好转了很多。 儿子有出息,对于大汉的天下,她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了。 刘长咧嘴笑着,吕后针对刘长的想法,也提出了不错的建议。 当刘长与她商议完成,得意洋洋的走出了长乐宫的时候,张释之正等着他。 “陛下,太后可允许了臣的提议?” “本来是没有答应的,经过朕一番据理力争,又提出了很多朕自己的想法,她才同意了我们的提议。” 张释之沉默了片刻,古往今来,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跟大臣们争功的君王,哪怕是夏桀商纣,虽然无恶不作,可也没听说过把大臣的功劳占为己有的,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大王已经是达到了令夏桀商纣都自愧不如的程度,在桀纣模仿大赛上他们也只能拿第二。 不过,倒也还好,大王除了有点贪功,有点好排场,有点残暴,有点好酒肉,有点不讲理,有点蛮横,有点好奉承,有点....................之外就没有什么缺点了。 尽管如此,可张释之还是不介意大王的这一点点缺点的,毕竟,自家大王的优点就是能听取任何有用的建议,就比如自己这个薄葬的建议,也就是自家大王能听得进去,换个皇帝来,要么就是拒绝,要么就是鼓励一番自己的心意,并不会真的下令去执行。 因为厚葬之风盛行,几乎所有的诸侯,彻侯都是如此,制止他们薄葬,那简直就是公然叫板天下所有有权势的人,没有一定的威严和实权,压根就办不成这件事。君王的权力大小,跟制度有关系,可跟君王本人的关系其实也很大。 同样的制度,刘盈可能做不到,历史上的文帝可能也勉强,可刘长就能做到了,这倒不是说刘长比文帝的手段更强,主要就是刘长够昏庸,没啥不敢做的,也不去考虑后果。 张释之还是挺喜欢这样的君王的,只要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抱负,这功劳就是全部给与大王又如何呢? “陛下!那我们什么时候推行呢?” “今天就推行,帮我去找三公!” “唯!” 张释之就喜欢大王这雷厉风行的风格,绝对不拖延,想到了就去做。 刘长坐在厚德殿,面前堆满了肉,大快朵颐。 周昌顿时皱起了眉头,“陛下,建成侯逝世....您身为晚辈...便是不去守孝...也不该...” 刘长可不管这个,他大手一挥,“舅父最是爱我,比起我跪在他坟前哭,他或许更乐意看到我大口吃肉!我叫你前来,不是为了吃肉的事情,是有其他更加重要的事情。” 周昌无奈,召平,张不疑也相继坐下,刘长看了一眼他们,觉得人数还是有些不够,便又让张释之去将陈平,柴武,刘敬,冯敬,好兄弟,叔孙通,王恬启等人叫了过来,主要就是三公九卿齐聚一堂。 在众人相继到来之后,刘长方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墨子说:缀民之事,庸民之则。” “韩子说: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执丧二日。” “如今之人,顾死而不顾生,如今的子嗣们,在长辈还活着的时候不去养,等到人不在了,却要攀比着搞陪葬品,尽自己的孝心。” “朕实在不愿,也实在不忍。” 刘长忽然引用了墨子和韩子的话,又表现出了对当今厚葬之风的鄙夷,一副贤明君王的模样,让三公九卿们目瞪口呆,大王怎么当皇帝之后就不同了呢?大王忽然如此贤明,群臣实在是无法适应,这根本就不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