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田甜走了之后,顾英华赶紧找了个胡同,看了看四周无人,将被子收到了空间里边儿。 她又去国营饭店买了六个肉包子,也没在县城里逗留,就回家去了。 红烧肉她就不买了,如果有饭店的红烧肉不太合她的胃口,姜牧和江尚他们两个也吃不了太多,要是剩了还得她打扫,既然这样还不如做她自己喜欢吃的红烧肉呢。 她到家的时候已经十二点多了,姜牧和姜尚都吃完饭在炕上睡觉呢。 顾英华也没打扰他们两个,把肉包子放在锅里温起来。 看锅里的饭菜还没吃完,她草草吃了顿中午饭之后,也上炕睡了一会儿。 这一觉就睡到了下午三点钟,她醒过来的时候姜牧和姜尚也已经不知道去哪儿了。 顾英华伸了个懒腰,这一觉睡得可真是舒服,这一觉醒来感觉身上都轻快了不少。. 顾英华本来下午还想上山去捡柴的,结果这一看时间也不早了,干脆就搁炕上开始织毛衣。 快五点钟的时候姜牧和姜尚他们两个回来了,还带回来一捆柴火。 顾英华帮他们把柴火放到柴火垛子上,然后给他们两个洗洗手,就准备吃饭了。 也不用做什么东西,中午买的包子还放在锅里呢,拿出来一吃就行了。 吃完饭,顾英华把之前买的报纸拿出来让他们两个自己看,现在姜牧认识挺多字儿的了,一般的文章他自己也能看懂,还能顺道儿教教姜尚,这样的也挺好的。 第二天顾英华早上起来,先先剁了一点儿白菜叶子喂鸡,每天例行一次巡视鸡窝,结果在意外的在鸡窝里发现了一枚鸡蛋。 这可是她家这几只鸡抱回来之后,第一次下蛋。 顾英华又把其他几个鸡窝挨个翻了一遍,结果发现就只下了一个蛋。 这鸡好容易养到下蛋了,结果这天冷了,鸡也不愿意下蛋,今天能见着一个就挺好的了。 顾英华进屋又添了两个鸡蛋,炒了个鸡蛋,再加上包子,也够他们早上吃的了。 吃完饭之后,顾英华让姜牧和姜尚他们两个去山上捡柴火,自己搁家里边儿织毛衣。 她突然间发现这家里面儿人少还真不行,这家里的毛衣需要织,棉袄需要做,外面的柴火也的砍。 还好她夏天的时候就捡了不少柴火,还能宽裕一点儿,也不用那么着急去担心柴火。 这姜牧现在也长大了,又有姜大哥带着他们两个砍柴,顾英华也能放心一点儿。 顾英华坐在炕头上织了一上午的毛衣,织得她腰酸背痛的。 看着已经快十一点了,她还得下地去做饭,随便做了个炖白菜,又蒸了个大米干饭。 这冬天其实也没啥吃的,也就白菜,萝卜,土豆儿,要不就酸菜。 等吃完饭他们搁家睡了一觉,醒了之后,顾英华就让他们两个去姜家叫大牛他们。 结果没想到他们过来的时候,屁股后面还跟了个小姜宁。 姜牧看着满脸问号的顾英华,无奈的摊了摊手,他们刚才出门儿的时候,姜宁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嗷嗷哭。姜二嫂拉都拉不住,哄也哄不好,没办法,这才让大牛把姜宁带过来的。 顾英花只好一边看着姜宁,一边儿教大牛他们东西。 还好姜宁还挺乖巧的,不哭不闹的,就乖乖坐在那儿玩顾英华给他拿的报纸,嘴里还咿咿呀呀的说一些顾英华听不懂的话。 大牛学了一会儿,就对顾英华说道,“小婶儿,你去教四牛他们吧,我来看着小宁。” “不用,你赶紧去学习吧,这小宁挺乖巧的,也不耽误我教四牛他们。”顾英华拒绝道。这姜宁乖乖坐她怀里,不哭也不叫,眨巴着大眼睛看着顾英华教大牛他们。 大牛却执意要看着姜宁,顾英华没办法,只好拿了一张报纸给大牛,让他读给姜宁听。 等他们走了之后,顾英华像着大牛就叹了一口气,大牛现在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每次一上课眼神就乱飘,听也听不进去。 今天他也是完全不想学习,所以才跟她说要看着姜宁的。 二牛和三牛倒还挺好的,三牛人聪明,也爱学习,每次学习都能沉下心来。 二牛虽然笨一点儿,反应也慢一点儿,但他脑子里头杂念少,学习也挺认真的。 姜牧就更不用说了,顾英华虽然没有天天都要求他们两个学习,不过也会让他们每天写半个小时字,读半个小时书,姜牧和姜尚都已经养成习惯了,也不用顾英华操心。 这边姜牧和姜尚又偷偷从磨盘上顺了两个地瓜干儿,跑出去找杨平和孙二狗了。 顾英华看她之前晒的地瓜干就剩下一半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