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科幻灵异>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16章 丛澜赛后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丛澜赛后(3 / 5)

度。

花刀都不一样,人家那可是开刃的,就算二队也完虐她们这群花滑的。

输了也开心,热热闹闹,比丛澜之前独自训练要开心多了。

所以,丛澜尝试着,想看看意念空间里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模式,能够偷点资料出来帮帮其他人。

但是不行。

唯一的学员数据模型与她挂钩,系统的那个监测小程序不知道在哪里运行着,实时传递数据给这个体育馆的主控台,锁定了模型。

没有多余的名额,丛澜也无法修改自己的数据模拟其他人,这条路是封死了。

至于可以看到的其余资料,数据化后的真实积累,带出来又没多大的作用。

技术动作就在那里,ISU官网上还有标准课程,想学的话哪里都能找到,可是知道了又不能确保学会。

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基因、天赋都是不一样的,技术动作的发力方式也不尽相同。

所以教练极为重要,要因材施教。

丛澜的特殊案例,可以作为资料之一,但不能普及到其他运动员身上。

她的训练课程也无法共享给其他的人。

要在什么样的程度下起跳、滑行几秒、速度几何、腾空时间多长、转速多快……这些去翻翻论文,都能找到相关的研究数据报告,还都是从国际赛场上测得的。

每年都开的体育相关会议上,那数据资料都是跟组国家队后得到的呢。

3A太难了,男单难,女单更难。

日本出了4S的宫泽慧,也没出3A。

唯一一个向前的跳跃,不好掌握时机,起跳特殊,难度极高。

大鹅那里连2A都跳不出来的女单也不在少数,为此,他们口口相传,发明了一种前手的2A,靠手臂带动全身。

但弊端在于,这样的技术更难出3A了。手臂的力量能有多少?

全身加上那个沉沉的冰鞋,浮腿带得好,高远度和转速才能到位。

褚晓彤想跳3A,她太想了。

没有女单不想跳,梦里都想。

丛澜分享不了经验,就干脆现场跳,带着大家一起练,看其他人能不能从她的跳跃中得到什么。

于谨也跟老黄一样,有着记录各种数据的习惯,他带了相机,连丛澜的训练都会录下来。

一天结束后,他会将今日的训练数据归拢总结,第二天告诉丛澜,跟她讲有哪里不足、哪里要保持。

有其他教练想看,于谨也在问过丛澜后,大方地将资料给了他们。

褚晓彤正在从发育关里走出来,跟丛澜集训的这段时间,她从技术上感受得并不多,但她从其余方面得到了许多。

心态崩就崩,自己就这样了,不如接受自己。

褚晓彤:“教练,你别急,我没事。”

丁教练狐疑,真没事?

褚晓彤握拳给自己打气:“比不过神仙就不比,澜澜可以扛起来花滑,我就不紧张了。”

丁教练:“……”

这话为什么听着有点别扭?

·

进入后台一拐角就是采访区,比赛虽破,流程都有,只不过记者媒体很少罢了。

丛澜一出这样的技术储备,还有直接打破了国内各个记录的成绩,场后无聊等待的记者摄像们纷纷激动起来。

一个记者配一个摄像,来两个单位便是四人。

丛澜面对着大家的恭喜,简单道谢,笑得可爱。

“这样的年纪就有这么好的成绩,有什么感想吗?”

“对未来有什么期待吗?”

“明年就可以参加国际赛了,可以说一下你的目标吗?”

问题都比较温和,他们基本上都是体育项目的,花滑挺冷门,有些记者甚至压根就没了解过。

就连电视解说,有的还是从别的项目拉过来的,连技术动作都能说错。

但问问题又不难,都是吃这碗饭的,张口就能来。

丛澜一一回答,于谨怕她出错,提早给了答案。

“谢谢谢谢,成绩不错我挺喜欢的。”

“对我现在是12岁,明天就13可以比青少年大奖赛啦!”

“目标?那肯定是第一啊,竞技运动当然要拿第一。”

“冬奥啊,四年一次的比赛,当然最想要冬奥金牌。”

“是,我挺有自信的。”

于谨:“……”

很好,我说的那是一句话都没听进去。

她年纪小,又是自己人,记者们听到了以后没觉得她大言不惭,反而笑着鼓励。

又多问了几句,他们才放过这个新人。

丛澜挥挥手,跟于谨一起离开,去往选手热身区。

冰刀套在地上发出声响,发间的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