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科幻灵异>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一百二十七章 角谷猜想不算什么,那我们算什么……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七章 角谷猜想不算什么,那我们算什么……(2 / 3)

“是。”

“不是。”

“是……”

“算你识相!”

“……”

于此同时,邱成文也终于见到了角谷猜想证明的全貌。

他盯着‘作者一栏’的名字,眼神好半天都没有动一下,随后他叹了口气,对旁边人说道,“我还参与了这篇的审稿,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就是我审核的……”

“但是,我完全没有想到,证明人就是王浩啊。”

“不过仔细想想,本来是应该能想到的,王浩之前就说他在研究角谷猜想……”

邱成文说着还是停住了,因为说出来的话连自己都不相信。

王浩确实有说过研究一种数学方法,能够用来证明角谷猜想,但是他离开首都才有多久?

一直到现在,把时间都算起来,也就只有三个星期。

对于一个重大数学成果来说,三个星期时间实在太短暂了,即便当时就完成了研究,一般来说,到现在也发表不出来。

不过邱成文却比其他人更了解,为什么论文发表速度能这么快。

布鲁斯-普利策找了很多数学家来一起进行审稿,直接加速了审核速度,估计发表也是‘临时插队’迅速完成的。

这种级别的数学证明,当然可以享受‘临时插队’的待遇。

邱成文更加感慨王浩做研究的速度。

之前还看着他的几篇小论文,结果没过多久就出现了大成果,王浩来数学科学中心的时候,他开玩笑说一个王浩能顶一个数学科学中心。

现在看来可能不是顶一个数学科学中心,而是完全盖过了数学科学中心……

角谷猜想啊!

数学科学中心成立至今,十几年时间也没有完成过如此重大的数学成果。

而王浩所完成的阿廷常数、梅森素数以及现在的角谷猜想,每一项都是世界最顶尖的,同时也是数学科学中心,从未有过的重量级成果。

“一个人,超过一个数学研究中心啊!”邱成文苦笑着摇头,“虽然数学就是这样的,但是……”

“如果王浩能来数学中心就好了……”

他思考着摇了摇头。

……

一直等到了晚上八点钟,媒体记者们才终于采访到了王浩。

这是学校方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学校考虑到还有很多记者没有赶来,又考虑到不能让白天来的记者白等,就干脆等到了晚上再召开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在政务楼的一个大会议室里。

前来的记者人数超过四十人,相对于一个学术成果的采访,这个规模的记者数量,就已经很难想象了,甚至比一些明星待遇也不差。

第一个站起来讲话的是学校的副校长,他讲话的内容自然就是恭喜王浩完成了角谷猜想的研究,但只说了不到半分钟就明显看出下面记者的不耐烦。

他很随心的终止了话头。

旁边其他想说几句的领导们也干脆闭上了嘴,他们可不想因为说几句话,就得罪一大堆的记者,毕竟是采访王浩的新闻发布会,他们说上再多的话也无法成为主角。

王浩打开麦克风以后,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证明已经放在了《数学新进展》上,难道要说一下证明过程?

算了。

他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开口问向了主持发布会的杨海燕,“杨主任,直接开始提问吧。”

杨海燕感到有些意外,还是宣布让记者举手提问。

第一个提问的是北疆省电视台的记者,西海大学肯定会照顾一下本省记者。

记者们问起了好多人关心的问题,“之前没有听说过您在研究角谷猜想,好多人都感觉证明完成的很突然,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王浩想了一下,带着疑惑道,“这是我一直以来的研究,和好多人都说过,研究从去年就开始了,到现在也有超过三个月了吧?我并没有觉得突然。”

旁边儿好几个数学教授,也包括在场好多的记者,都不由得扯起了嘴角。

三个月?

角谷猜想的证明?

如果这还不叫突然的话,什么才能叫突然呢?

如果再考虑到这段时间,王浩还完成了几个小研究,而且每一个都是非常有含金量的,感觉就更加惊人了,都可以说他完成研究,没有花费任何的时间。

好多人也开始算起了时间,下一个提问的记者,顺势就问道,“王浩教授,像是您说的,研究用了三个月时间,但据我所知,一般的数学成果,投稿到发表都需要这么长时间,对此,您有什么要说的吗?”

“这很正常。”

王浩淡然道,“而且发表速度和我没有关系,我只是正常进行投稿。我是上个星期进行的投稿,感谢《数学新进展》的主编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