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历史军事>[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213. 第 213 章 想坑朕那就一起遗臭千……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3. 第 213 章 想坑朕那就一起遗臭千……(1 / 2)

刘瑞在大朝会上的决议自然没与潜邸的大臣们商议, 不过因为此事涉及先帝,又与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臣们息息相关,所以这些潜邸出来的青瓜蛋子们也不好插嘴, 顶多是在皇帝拍板后帮着想个好听的谥号。

是的,你没听错。

刘瑞表示太庙都进了,总得给人做足面子吧而且文人注重名声,科举里的名次排位至今都潜邸的官员有所影响, 更别提这进入太庙, 享受血食之事。

况且退一万步来说, 太庙的位子就那么点大,摆前面的肯定胜过摆后面的,摆右边的也是胜过摆左边的。所以如何论功排次也是一门容易引起大范围争吵的学问。

最重要的是

“以往只有关内侯与彻侯有谥号,如今加了配享太庙的模式,就不必像以前那样为给文官加封而令他们上场混个军功。”刘瑞在等下次朝会时忙里偷闲与卫穆儿聊到“军中倒是挺高兴的。”

“能不高兴吗”卫穆儿就是护军之女,所以清楚文官武官的矛盾有多大。

秦时设立的护军为武官职,负责提拔军官,监督将领, 调节军中的各大矛盾,所以得是背景很厚的军中老人才能镇住这群粗人。而在刘瑞登基前,唯一以文官之身当上护军的也就只有曲逆侯陈平, 但陈平当上护军是为搞情报, 而且还因没有战功而遭到军中的排斥。

陈平如此,那些不如陈平的文官亦是如此。

尤其是在货币超发的文景之时, 为了削弱勋贵势力, 彻查军中,顺带给寒门清流们提提身价,有不少文官出任护军, 其中就有郅都这样做的不错,两方通吃的神奇存在。

“话也不能这么说。”刘瑞知道卫穆儿的出身于制定她的模板让她下意识地偏袒武官,所以也是提醒她别过于偏心“战场上的背靠背之情,可比同门十几年后互捅刀子要深刻的多。”

末了,刘瑞还目光幽幽地看着卫穆儿,幽幽道“试想一下,与你父并肩作战十几年的世叔的儿子犯了错,其父拼着一张老脸求你放过,你能对此无动于衷吗”

卫穆儿

刘瑞见状继续说道“再说了,老战友大都是同乡的子弟兵或是同族。身为将领,你能不给同乡同族一个面子”

这也是军队贪腐异常严重的另一原因全是熟人好开道。

参考汉武帝时的公孙敬声借着卫霍两家与其父的关系坑了北军一千九百万钱,不仅刷新了贪腐的记录,更是坑的卫太子刘据和卫子夫在巫蛊之祸里没法获得军方支持,最后只能武装平民,造成卫家口碑暴跌。

之后担任“大汉代宗”的霍光之所以没给卫太子刘据平反,甚至建议汉宣帝认汉昭帝为大父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民心这东西还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关中的民心。

毕竟真到危急存亡之秋时,皇帝能倚靠的也只有关中的黔首。

所以刘瑞必须确保自己不犯卫太子之错,将军心与民心掌握在手。

“陛下虽借配享太庙阻止外行人管内行的悲剧发生,但也不想军中形成互相包庇的硬壳。”卫穆儿闻弦歌而知雅意道“您在设立八校尉时就有进行军中改革之心吧”

“嗯”刘瑞对此毫不掩饰“一方面是为了安全,另一方面是减少。”

“另外”刘瑞竖起一根手指,意味深长道“蹭军功的文官少了,就不用封那么多彻侯与关内侯。”

卫穆儿的身体一僵,随即向刘瑞投去难以置信的眼神“所以您用几块木牌免了封爵赐邑”

“话也别说的那么难听嘛什么叫几块木牌那是”一时语塞的刘瑞下意识地舔了下嘴唇,挪开视线道“到底也是你情我愿的事,况且对国家税收也有益处。”

“再说了,大汉给官员开的工资也不低,朕也是怕有了食邑就有世家,最后搞出为霸一方的事。”虽说一些有脑子的,懂得可持续性竭泽而渔的彻侯明白不能把人逼得太紧,甚至会将食邑里的黔首按远近分为三六九等,以保自己不会变成刘濞那样的大聪明。可凡事都有万一,毕竟连皇家都有数不清的奇葩,更别提这天高皇帝远的彻侯。

当地官员都还遵循回避政策呢而且还有考核和任期,所以一些垃圾就算折腾黔首也折腾不了多少时日。

可彻侯不同。

虽然西汉的皇帝习惯性地给彻侯一点坐罪国除的震撼,但是在文景武帝时,封侯的速度却没有减缓,所以能一路风光到西汉末年的彻侯也不在少数。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刘瑞捂着胸口,硬是以男子之躯做出西施捧心的oss“一想到自家的土地要被划走赏人,朕的心就抽抽地疼。”

看不懂的卫穆儿“算了,您开心就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