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历史军事>明朝大昏君> 第245章 桂萼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5章 桂萼(1 / 5)

改革。

就是利益再分配。

高友玑的奏章来到了内阁,掀起了很大的风浪。因为都察院本来就有自己的一套规矩。且朱厚熜登基之后,对于言官多有宽容,结果让督察院权力已经很大。

可是都察院还不满足。

高友玑胃口太大。

高友玑的都察院改革,有两个东西是内阁很多大佬不能接受的。一个是都察院要扩大规模,在全国各省设立下属机构。省都察院的构思非常完善,不再是以往都察院派遣巡视地方。也就是说,都察院都不需要跟以往一样派遣御史巡按、巡视地方,也能够监督百官。

而且都察院以往派人巡视、巡按地方,因为手中人手不够,还是需要地方官府的配合。都察院派人只能说是代表朝廷巡视一下而已。可是一旦成立省都察院,那么这个就成为了和地方三司衙门平起平坐的部门。都察院的权力,就直接延伸到了地方。

这个是直接侵害内阁、六部,还有地方官府的利益。

当然这还不算什么。

都察院改革另一个方案是,都察院的那些官员,以后的升迁除非是特殊情况,都是在都察院内部进行。包括对于都察院官员的京察工作,都察院自己的评定比其他更有比重。还有都察院的权力范围,也做了更详细的制定。

主要工作就是吏治。

监督百官贪污问题,监督百官施政问题。

这个让很多人更是不同意。如果以后都察院官员主要是在都察院内部流动,都察院官员的政绩更多受到都察院自己的考察,那么都察院就真的要成为独立王国,不再受其他部门的约束。

这是这些人不能同意的。

你权力这么大,其他部门还怎么活。

因此内阁,朝臣都是反对为主。就在这个时候锦衣卫那边也有奏折。大部分的改革内容是差不多的。

锦衣卫这边要求皇帝给锦衣卫更多的权力。

主要是给北镇抚司更多的权力。在全国各省都成立新的分支机构,主要是作为监督百官。这一下可是吓坏了一大堆的朝臣。他们先是一愣,然后是集中全力骂锦衣卫,弹劾朱宸。朱宸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瞬间成为了朝臣最大的攻击目标。

很是热闹。

朱厚熜倒是稳坐钓鱼台。

不发表态度。

虽然朱厚熜不发表态度,但锦衣卫指挥使朱宸要求扩大锦衣卫编制之后,提督东厂的张永也写了一份奏章,要求确定东厂的编制,增加东厂的编制。

东厂和锦衣卫不一样。

锦衣卫是一个卫所,本来就是有他的编制。可是东厂不一样。东厂做事情的时候,大部分都是调用锦衣卫的人马。甚至东厂大部分人,都是从锦衣卫划拨过来的。现在张永要求给东厂正式的编制,扩大东厂的编制。让东厂在各个省份拥有自己正式的人马和编制,当然也要求皇帝给东厂明确的权力。

一石惊起千层浪。

锦衣卫和东厂掺和进来,这可是内阁大佬,朝廷大佬不能接受的事情。因为大明朝的读书人,大明朝的官员,对于锦衣卫和东厂是有天然的厌恶。

在大明朝只要是锦衣卫和东厂势力大,气焰滔天的时候,都是读书人受罪的时候。那些朝廷大佬都会有一种朝不保夕的感觉。因此只要是锦衣卫和东厂要做什么事情,朝臣都是会警惕。

内阁一些聪明人这个时候都明白了朱厚熜的意思。

朱厚熜这是一定要推进监察百官的事情。

有三个方式。

都察院扩张,要不然就是锦衣卫和东厂扩张。

让这些朝臣选择。

如果他们不同意都察院扩张,那么朱厚熜肯定是选择锦衣卫和东厂扩张。虽然锦衣卫和东厂的奏章也来到了内阁,但其实锦衣卫和东厂的事情,内阁并没有多少权力干涉。

锦衣卫和东厂,皇帝完全可以一言而决。因为锦衣卫是天子亲军,东厂是天子家奴,不需要得到朝臣的同意。甚至不需要要求什么正式编制,只要皇帝同意,那么可以随时随地扩大他们的编制。反正这种东西内阁也管不了。

看看朱厚熜之前做的事情就知道。

不管是沈希仪训练的‘天字营’,还是柯荣的“江南水师”,都是挂靠在锦衣卫的名下。就是为了不让内阁、兵部他们插手。

内阁是真的无奈。

朱厚熜这个皇帝就是这么强势,又懂得巧妙的给朝臣压力。你要么同意,要么皇帝发展自己的天子亲军实力和家奴实力。最后内阁和朝臣无奈之下,只能是选择都察院的方案。总不能允许锦衣卫和东厂扩大规模。

“桂萼,坐吧。”

都察院改革的事情过了。

具体的实施情况,朱厚熜就交给了高友玑。而朱厚熜则是和桂萼谈话。

“庄田测量工作怎么样了?”

“皇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