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科幻灵异>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9章 三千家丁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三千家丁(1 / 2)

没有黄得功坐镇还真不行。
既便有黄得功在,这次整军也还是出现岔子,高杰旧部的好几个镇都发生了不同规模的哗变,有几个参将甚至公然想拉走队伍去投建奴。
因为他们已经预见到,即将丧失手里的兵权。
崇祯的这次整军,明显是奔着武将们的兵权去的。
还有好几个总兵的家丁煽动兵变失败之后就趁乱跑了。
不过最后,在黄得功六万大军以及一千夷丁的震慑下,崇祯还是迅速平息事态,并且斩杀了六个把总及二十多个哨官。
花了两天,整军初步完成。
除了黄得功麾下的十镇只是每镇平均核减一千人外,其余十八镇边军均以哨为单位打散建制,然后重新进行混编。
也就是说,哨以上军官的岗位全部进行了调换,总兵麾下的副将、游击、参将啥的都是从其他镇调入的,副将、游击以及参将麾下的把总也是其他营调入的,把总以下的哨官也是从其他总调入的,全都打乱混编。
只有作为基本作战单位的哨以下没进行混编。
相比之下,对二十八镇的兵力进行平均调配反而不算什么事了。
不过这次整军对底层士兵基本没有什么影响,他们还是一样爱戴崇祯,因为从士兵的角度,崇祯的确算得上是好皇帝。
因为崇祯不光给他们行饷,还给他们饱饭吃。
但是整军对军官以及高级将领的影响就很大。
尤其是高级将领,不光是身边的家丁被剥夺,麾下的军官也是其他各镇调入的,这一来如果没有皇帝的旨意,根本连一个兵都指挥不动。
重新再培养亲信?鬼知道要培养到猴年马月。
而且手里没有粮饷发放权,就算你是总兵也没人鸟你。
通过这次的整顿,崇祯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住了十八镇。
因为他真正抓住了钱袋子。
不过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那就是战斗力出现下降。
这一次整顿使得兵不识将,将不知兵,肯定会削弱战斗力。
但是明军的战斗力已经弱到一定程度,所以崇祯也不怕再削弱几分,而且只要饷银以及后勤能够跟上,战斗力很快就能得到恢复。
至于黄得功的十镇,崇祯暂时不打算动大手术。
因为这十镇肩负着首战的重任。
整顿完成,黄得功就带着十镇北上去了夏镇。
剩下的胡茂祯、王遵坦等十八镇也迅速行动起来。
十镇驻守徐州,八镇移驻邳州,作为黄淮防线的左右支撑。
然后这十八镇边军就以徐州城、邳州城为圆心,也开始全力修铳台。
崇祯自己带着一千夷丁以及单独编为一镇的三千家丁也驻防在徐州,但是从始至终住在城外的军营内。
崇祯其实也是个狠人。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能吃得起苦。
隔了一天,运军的第一批漕船终于也抵达徐州。
这批漕船不是从扬州出发,而是从山阳出发的,所以最快到达徐州。
随同运军抵达的,还有200多艘漕船及4万石军粮,有了这批军粮,崇祯终于可以稍稍松口气,终于不用唱空城计了。
因为徐州府库里的存粮就快要见底了。
14万大军人吃马嚼,可不是个小数目。
14万人,每天得吃掉将近2000石粮食。
还有2万多头驴子、骡子、牛以及战马,每天得吃掉20万斤干草,每匹战马每天还得额外吃掉5斤左右精料。
总之粮草的燃眉之急已经解除。
整个徐州防线的防御部署也基本安排好。
崇祯终于能空出时间为三千家丁选一个合适的总兵。
可是崇祯把身边的勋贵和武将捋了一遍,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论忠诚,驸马都尉巩永固他们四个对大明都很忠诚,但是能力不行,这四个赴难勋贵就没一个能打。
论能力,胡国柱是可以胜任的。
胡国柱虽然年轻但却身经百战,弓马娴熟还会统兵。
但是让崇祯把三千家丁交给胡国柱他是绝对不敢的,至少短时间内,胡家父子是绝对不能够重用的。
鬼知道他们会不会带着兵逃跑?
至于兀把炭、猛可兔等十夷将,能力当然也是足够。
但是兀把炭他们是蒙古人,而三千家丁却都是汉人,而且都是身手高超、自视甚高的汉人,兀把炭他们很难驾驭得了。
剩下的就是许定国、丁启光这样的货色。
这些人能力不足,忠诚也够呛,所以肯定是不行的。
崇祯找了一大圈,发现就只有兵部员外郎金铉合适,金铉知兵而且弓马娴熟,对于大明的忠诚也是不容置疑。
唯一就是,金铉是文官。
大明的文官对武将是很鄙视的。
比如李如松都当到了提督,可在文官眼里仍是莽夫。
又如戚继光都当到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可一样还是被文官群体瞧不起,见了文官仍需谨小慎微,一个七品言官就能够拿捏他。
所以崇祯不确定金铉肯不肯当这个总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