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历史军事>铁血残明> 第一百零六章 两全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六章 两全(2 / 3)

在下念在阮先生年事已高,又因南城社兵云集,且大批难民流落于此,民生维艰。

想请先生主理南城部分街区粮食供应。

此事十分要紧,但阮先生高义,一定会恪尽职守,在下想着,要是先生受了这差事,恐怕一直要忙到流寇退去,才能有空与在下再次见面,在下一定据实以报。”

阮大铖微微仰头,这差事显然是庞雨随口安的,肯定没有人来找阮大铖办事,主理南城部分街区粮食供应,又没说是哪个街区,事后也是难以查证的,只要庞雨事后说他确实办了,那别人是没办法质疑的。

此事庞雨也无多少风险,因为他说了流寇退去才有空和阮大铖见面,就算阮大铖中间出去了被人看到,庞雨没发现也是情有可原的。

当下阮大铖站起拱手道,“原来如此,老夫责无旁贷。”

两人谈妥了交易,但阮大铖如何瞒过众人出城去,还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果然阮大铖又道,“老夫受了这差事,还要把家中一二家眷送走,总还要叨扰庞班头。”

“那阮先生请早些安排家眷出城,午前已经在用砖石封堵东作门和南熏门,这向阳门还留着,万一切实警讯传来,六门都要封堵,到时出城就不便了。”

……一架马车来到门洞前,驾车的人是阮大铖的管家,车架上搭了个红底花布,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女眷用的。

但车后还套着两匹马,缰绳就栓在车架上,跟着马车后面慢慢行走,看起来有些怪怪的。

城头上庞雨正看着马车,他自然知道那两匹马是阮大铖留待出城后骑行用的,看来他确实打算赶一夜的路,在天亮前进入枞阳某处藏身,这样就没有任何目击证人。

若是庞雨来选,藏身处应该是一艘大船,那样绝不会走漏消息,也更加安全。

城门内并无多少往外走的人,城外却排起了长队,县城在紧密的准备,附近有不少传言,城周的气氛开始紧张起来,关厢附近有些百姓开始陆续进城,衙役要在门口一一查验身份,无论有没有户贴,都需要验证口音并搜身才能进城,东作门和南薰门又被封堵,尽管加派了衙役,但依然很快排起长队。

按照规矩,出城的马车也要搜查。

不等守城的快手上前,门前的庞丁已径自过去道,“车马都要查验。”

那管家连忙应道,“都是女眷,请官爷只开一角看便是。”

其他快手见庞丁上前,都知道是班头的心腹,谁敢去跟他争抢,都退在一边。

庞丁果然只掀开布帘一角,跟着就飞快的放下布帘,“确是女眷,放行!”

他一挥手,那些快手哪里还敢再查,连忙让开道路,红色的马车顺着青石板上深深的车辙槽缓缓而行,在庞雨的注视下,马车叽叽嘎嘎的沿着官道远去。

庞雨怀中那张银票足有一千两,比阮大铖捐助给县衙的五百两还多一倍,此次流寇犯桐城,阮大铖不但捐钱,还派了所有家仆协守,连心肝宝贝的戏班也给庞雨调派,确实是出力了。

阮大铖家底丰厚,一千多两银子并不算什么,但这次他也改了用法。

上次民乱他捐了一千三百两助池州兵开拔,最后连桐城县衙的申详都没能列名,所以这次干脆只捐了五百两,倒是给庞雨这边下了大本钱。

原本历史上,阮大铖他早早去了南京,如今却因为一出黄梅戏而耽搁,这才碰到了流贼入寇。

庞雨对此毫不知情,看着那远去的马车,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对阮大铖此人,他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正想着事情,城楼下一声大喊。

“你为何不排队,不要挤…是江队长,江队长回来了,快去叫班头!”

…向阳门的临时指挥所里面,蓬头垢面的江帆包了一床被子,端着糖水喝了一口。

“流寇已到庐江县。”

江帆看着庞雨道,“流寇围攻庐州府,并分兵往巢县、无为州去了,舒城那边不知道,到处都是流寇,流寇来了。”

庞雨语气放轻安慰道,“不急,慢慢说,你如何碰到流寇的?”

“流寇是初七从河南固始县附近,分两路入南直隶,一路攻打城池,破了颍州,正月十五攻破凤阳府,二十一日到了庐州府。”

“查一下《水陆路程》,固始县到凤阳多远。”

庞雨伸手对旁边一个书手道。

那书手自去查看,庞雨说的《水路路程》,全名《天下水陆路程》,是明代行商常备之书,记录了各个主要商路间的路程距离,庞雨从牙行那里找了两本,在快班之中备用。

在那书手翻找的过程中,江帆接着道,“属下当日在合肥县外打探,流寇来势极快,夜间行军攻破关厢。

当是之时,属下与马快郭栋在关厢歇息,骤然遇袭之下,属下两人一路拼杀,可惜黑夜中走散,郭栋被群贼围攻,属下冒险返回寻到郭栋,但他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