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0 章(1 / 4)

天幕下的老百姓们昂起头,目瞪口呆的看着一句句流光溢彩的诗句和人物闪现。

——

飘逸豪迈的李白,诗仙开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初唐四杰的陈子昂。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横空出世的天才少年王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是力求诗词简洁易懂的诗魔白居易。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隐士出尘的诗佛王维。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是写尽边塞沧桑的王昌龄。

除此之外,还有孟浩然、杜牧、韩愈、高适、岑参......一大串在华夏文学史上都能占据一席之地的惊才绝艳的人物腾空而来。

还有书法、绘画、音乐等等领域,盛唐时期的人文艺术之辉煌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可以说,如果没有武周和之前高宗所打下的基础,唐玄宗登基之后,就不可能在前期短短的时间里平息了中宗和韦氏动乱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毕竟底子摆在这儿。】

【武则天的统治阶段,对于大唐进入到巅峰盛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是功不可没的!】

【唯一可惜的就是,李隆基活得也太久了一点,晚年昏聩导致安史之乱,直接将大唐从盛世拉向深渊,祖宗基业差点毁于一旦。】

【不过,这就是另外的话题了,这里就不详述了。】

......

天幕下的百姓们看得如痴如醉,震撼到一时失语。

在唐朝之前的时空里,无数人在哀叹:

“天下竟有如此壮丽的诗篇!”

“为什么不放完?我想要听整首。”

一些文人们甚至试着开始补全这些不齐的绝句,但最终都只能叹声放弃,自己补上去的总是觉得不伦不类。

好想要听完真正的原版啊!

而在唐朝之后的时空里,无数人在跟着天幕吟诵,眼中闪过狂热的光芒。

诗人们的粉丝甚至开始争论到底谁更厉害更有才华。

但无论是哪个朝代,大家都对天幕上所呈现出来的“盛唐气象”向往不已。

“如此强大!真想去亲眼看一看,看看那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真正模样!”

不单单是民众这样想,即使是帝王们也同样面带憧憬。

北宋。

赵匡胤从自己的洛阳皇宫中往外看,看过去的方向正好是之前被回纥人焚毁的明堂。

原本宏伟的景象已然不在,只剩下空荡荡的天空。

那曾经是大唐的荣耀所在。

但赵匡胤可以想象,当时的百姓们涌入这万象神宫,热闹非凡的盛世景象。

他心中欣羡:“不知什么时候,大宋可以重现这样的盛景?”

贞观。

李世民的眼睛里开始带上了笑意,这就是他的大唐啊!是几十年后的大唐,原来竟然可以繁盛至此。

他的心里充满了骄傲之情。

只不过,听到最后的时候,李世民又慢慢的皱起了眉:???怎么回事儿?安史之乱?听上去后续不是很妙啊。

晚年昏聩......他的脸色逐渐变黑,额角开始跳动。

同一个皇帝,居然早年和晚年可以相差如此大?难道真的是活得太久也是问题吗?

不单单是李世民。

在武周时期的洛阳宫殿里,武则天也无语的冷下了脸。

在同一位皇帝的任上,急速的由盛转衰,这让她该说什么才好?

李隆基......她在心里缓缓的又在这孩子的名字上打了一个叉......看来还是不太靠谱啊。

不提刚刚经过了大喜,如今又陷入到了大忧的李旦和李隆基一家子,只说在北宋的一家府邸之内,原本就有些严肃的司马光,如今的眉心皱纹简直可以夹死蚊子。

他重重的哼了一声:

“胡闹!将盛唐之功归于武氏,却又不提武氏之恶,未免过于偏颇!”

......

【当然了,将武皇和叶皇放在一起说,那就不可避免的会提到两人之间被提得最多的一项对比,也是武皇遭受到攻击最多的一方面。】

【那就是军事与疆域。】

【必须客观的讲,如果比较疆域的扩大,那武皇当政期间的军事成就的确是比不上叶皇。】

【但,她是不是像现在很多人所说的那样,军事上简直毫无建树,甚至严重到成了所谓的大唐的罪人呢?】

【当然不是!】

【在武皇当政时期,尤其是她两个儿子在位的那几年,的确是经历了几次战败,失去了对边疆的控制。】

【但看整体的话,那几十年的对外战争其实还是赢多败少。】

路小柒放出了疆域对比图。

对比唐高宗李治巅峰时期的疆域以及她登基之后的疆域图,在边疆地区的确是失去了不少的疆域。

又列出了李治死后,大唐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