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家养的戏子琪官儿,名叫蒋玉涵的不见了,听京城的人都说,令公子贾宝玉和那琪官儿要好,所以他便来贾府上要人。
又说,府上不比别家,不好善入索取,所以才特地找了贾公这个主人说明情况,请他们尽快把人交出来。说得贾政额上冷汗津津。
这位内官的意思很明显,如果不是他们家,而是再普通一点的人家,忠顺王府直接就派人上门搜查了。
贾政只不过是个员外郎,就算算王子腾,京营节度使的品级也都比王府低。
忠顺王府他惹不起,何况忠顺王是当今皇上的忠实拥趸,是新贵,也是有名的高傲跋扈,不给人面子。
贾政真是一点都不知道贾宝玉什么时候惹上了这样的人。
其实之前薛蟠请客吃酒,世交冯紫英还席,贾宝玉和几个世交的公子们一起的时候,认识了蒋玉涵。
他虽然是戏子出身,却长相清丽脱俗,谈吐文雅,宝玉一见他,就一见如故,引为知交。
宝玉送给他玉钰的扇坠,两人还背着人交换了各自的汗巾子。
宝玉被叫来了之后,一开始还装傻狡辩,说不认得什么琪官儿。
忠顺王府的长官冷笑着说:“既然如此,那琪官儿的大红汗巾子怎么在公子的腰间?”
贾政一愣,看向贾宝玉的腰间,果然挂着一条大红汗巾子。
忠顺王府的长官说:“这是前儿茜香国女王进贡,北静王爷赐给琪官儿的,他又给了你,我没说错吧?”
贾政怒斥他:“孽障!还不说实话!”
贾宝玉听那人能说的这么细致,父亲又发了怒,知道再也瞒不下去了,就勉强说出了琪官儿在京郊哪个庄子买房置地的事情。
长官得了消息立刻便动身去找,走前还说:“如果找不到,下官便还回来找贾公子要人。”
贾政急急忙忙的跟在后头送人出门,让贾宝玉别走,回来再仔细找他算账。
这位忠顺王府的长官来过,虽然只是寥寥几语,却在贾政心中掀起狂涛巨浪。
忠顺亲王位居一等亲王,很得当今皇帝信任。
这位王府的内长官,一个太监,与他国公府的当家人说话都冷笑连连,显然忠顺王府对他们贾家没有半点好感。
忠顺王府的戏子在忠顺王和北静王之间摇摆不定,或者说已经投靠了北静王,不然怎会得了北静王的汗巾子。
而贾宝玉竟然牵连其中,在其中扮演了角色。
如果因为忠顺王索要蒋玉涵出了事,两个王府为了争一个戏子结了仇,便无人可以解救贾府,这简直就是祸及家族。
今天上午的时候刚发生了一件让贾政不快的事,之前家里来了客人,贾政叫人去叫宝玉,他就磨磨唧唧,过了好久才来,全程也毫无谈吐,没有给贾政争面子,让贾政很生气。
这涉及到贾家的教养和面子问题,就是护着孩子的贾母,也认为孩子淘气归淘气,但是在外人面前如果不给家人争脸面,失了礼仪,那是万不能原谅的。
贾政又想起宝玉明明充满灵性,全族子弟之中也没有他这个机灵劲儿。本来贾政对他寄予厚望,可是他偏偏不务正业,平时不爱读书,不识事体,如此顽劣,让他彻底失望。
而且现在祸越闯越大,如此下去,他这个做老子的也要兜不住了,还要祸及家族。
宝玉不但不为祖宗争光,反倒成了一个祸害。
送客回来之后,贾政越想越气,对这个儿子恨铁不成钢,还有他长久以来的不服管教,全汇聚到一堆儿了。
宝玉看到他爹的脸色就知不妙,想跑又不敢,果然贾政虎着脸下令叫关了院门儿,任何人不许往后边去报信,让人拿了板子,凳子,要痛揍宝玉!
王夫人是最先得到消息的,在她看来,宝玉也该打,是该适当的管教管教。
只是贾政总也掌握不好方法,这会儿打了,到时候惹得贾母哭诉,肯定适得其反,以后定是更不敢伸手管教,就这么揍一次有什么用?
贾政要么就平时不管,要管一次就要过火。
王夫人无奈,只得出来到前院儿。
贾政听着宝玉哀叫连连,打得正来劲,甚至夺过小厮手中的板子亲自动手,看到王夫人来了更来火,下手更重了,喝道:“是谁去通风报信?我不是说不准传到后院去吗?”
王夫人看到宝玉趴在凳子上,被他打的痛呼出声,冷汗直流。
贾政见太太来了,必然是来劝阻的,所以下手更重。
王夫人也心疼孩子,不忍地别过头。
换成以前那个,看到这情况就要急了,唯有跪求贾政,让他看在老夫老妻的面子上停手。
不过,这次,跪求是不可能跪求的。
王夫人干脆坐了下来,让小子们上两杯茶,等着贾政打累了的间隙说,“老爷你慢点儿,小心闪了腰,何况气大伤身,教训宝玉事小,若把你已经伤着了,那才事儿大。”
贾政一个文弱书生,上朝的几步路都要坐轿子,打几下就累得气喘呼呼了。
贾政本来气汹汹的,见到王夫人就以为她一定会来求情,谁知道她竟气定神闲的坐下,还有心思让人准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