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历史军事>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第6章 李斯之死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李斯之死(2 / 4)

的大唐疆域变成现实。

殿中群臣振奋:“日后臣等灭一国,便勒石为记,使后世子孙知晓我大唐之世!”

“陛下说的很对。”程咬金万分兴奋,“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勒石为证,便是那些不孝子孙败了家业,也得记着那都是咱大唐‘自古以来’的疆域,需得收复回来!”

还有一句话他没说——哪怕大唐没了,新的王朝交替,收复不了咱大唐“自古以来”的疆域,好意思同大唐相提并论吗?

——对,说的就是之前在天幕上出现过的,疆域小得只够塞个牙缝的宋朝!

……

水镜之中,后世人游览郑国渠的画面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千年前修建郑国渠的场景,那道女声似乎很是感慨:

【两千年后,大秦已经远去,帝王将相化作尘土,唯有郑国渠安然伫立,见证青史。】

一阵清幽幽的笛声在背景中响起。

【所以说,始皇帝与其磕药服毒,追求不存在的长生,不如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利国利民之事上。人终有一死,肉.体不能长生,精神却可永存。汉高祖不求长生,他的国号却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扎根于后代子孙心中。那莽莽长城,那历两千年风雨的郑国渠,那无论王朝兴替始终扎根于民心中的天下一统的概念,才是真正可传至二世三世乃至万世不灭之物。】

突然被点名的汉高祖刘邦哈哈大笑,十分畅快:“这后世仙人真是乃公的知己!”国号成为了民族永远的名字,意味着即便大汉灭亡,“汉”这一名号也将长存不灭。

三国时代。蜀汉。

七天前,通过天幕上的王朝变迁得知他们兴复汉室的梦想最终没有完成,蜀汉的一群理想主义者都不可避免地心情低落。

但此时此刻,听到水镜中仙人之语,他们心中的愁绪却像是被一阵风瞬间吹散。

——肉.体不能长生,精神却可永存。即便最终的结果依旧是失败,他们也要为心中的理想而奋斗到最后一刻。即便大汉不能兴复,大汉留下的精神也将传承后世!

刘备与诸葛亮对视一眼,似乎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梦想不会终止!奋战至死,至死方休!

不得不说,历朝历代平行时空都有人受此鼓舞,立下了一个要将自身精神传承下去的梦想。

唯有秦朝时空的画风与众不同。

“父皇!”扶苏大步上前扶住秦始皇,神情焦急,“父皇你可有不适?快传御医!”

“朕无碍。”一时气急的秦始皇重新站稳,“磕药服毒,仙人之意为,丹药有毒?”

此时的秦始皇已经萌生出追求长生的想法,只是还不曾招揽方士炼丹服药。

但他心中已经有了相应的想法。

没想到此时却被仙人点破丹药有毒。

如此说来,他之前的想法岂不是自寻死路?

那么,在水镜不曾出现的历史上,另一个他不知道丹药有毒,必然会服用丹药求长生。仅仅九年后便去世,是否与此有关?

如此一想,秦始皇嬴政神情阴沉下来。

——那群方士好大的胆量!

哪怕现在还没有被骗,但以他对自己的了解,原本历史中的他必然被方士所骗。

盛怒之下的秦始皇当即下令:“即日起,以丹药装神弄鬼之方士,尽杀之。”

然而,他却不信世上没有其他长生之法。

这水镜的出现就是仙人存在的明证。即便仙人说凡人不能长生,他也不肯认命。

丹药既然有毒,以后不用丹药便是。

可惜仙人不愿意透露长生之法……秦始皇心中惋惜,又想到,既然后世有仙人存在,如今必然也有,不如寻仙人求长生?

无论如何,水镜中这位仙人显然没有教人长生的意思,只是对始皇帝嗑药服毒的事一笔带过,便将话题重新转了回来:

【郑国渠功在万世,当时的秦人自然看不到这么远的事。郑国间者身份暴露后,秦国宗室大臣就对其他国家的人有了深深的防备,以为这些人很可能都是奸细,另有目的,不会全心全意帮助秦国。于是他们纷纷上书,建议秦王驱逐他国之人。】

【李斯也因此被罢职。】

【《谏逐客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世的。这篇谏书文采出众,有理有据,向秦王说明人才的重要性以及不问出身来历招揽人才的必要性。随意摘出几句,即便后人不知其出处也耳熟能详:“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只此一书,李斯的才华可见一斑。】

跪在地上的李斯呆呆抬头,聆听着镜中仙人抑扬顿挫地诵念《谏逐客书》的节选。

毫无疑问,那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殿中其他大臣看着他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纷纷摇头,许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