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历史军事>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第 70 章 三征高丽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70 章 三征高丽(3 / 5)

传书一封,令其改过自新,并册封其新任国主高元为高丽王——这个小国在史书上的名字便成了“高丽”。】

【隋文帝杨坚的大度大概被理解成了软弱,就在被册封的第一年,也就是开皇十八年,高丽国主高元举兵进犯辽西,虽被及时打退,隋文帝却勃然大怒,以汉王杨谅为帅,派水陆三十万大军讨伐高丽!】

【没想到两路大军均进展不顺。陆路这边,恰逢大雨,后勤无以为继,军中又疫病四起;水军倒是渡海直逼平壤城,却遭遇风暴袭击,大部分船只都因此沉没。撤军之时,死者达到十之八九。再加上

高丽王诚惶诚恐遣使前来谢罪,隋文帝杨坚便干脆就坡下驴,从此不再对高丽用兵。】

【然而,高丽国明显一直“贼心不死”。】

【十一年后的如今,相似的戏码又重演了——暗中搞事被发现后,收到隋炀帝杨广的警告,高丽国主非但没有去朝见,反而又开始励兵秣马,做好了交战准备。】

【自己说的话被人当屁给放了,杨广岂能忍?这世上从来没人能折损他的颜面!】

水镜中出现一个磨刀霍霍的Q版火柴人,一大串气泡从他的头顶飘了出来,挨挨挤挤占满了整个屏幕,每一个字都大写加粗:“你以为你拒绝的是谁的爱?”

火柴人一飞镖射向挂着高丽版图的靶子,全身上下都燃烧起实质的怒火:“是一位天神(划掉)万古一帝的爱啊!”

【杨广决定给不识趣的高丽一个狠狠的教训。大业七年,他巡视到涿郡,随后一声令下,讨伐高丽!】

【隋军出动一百一十三万军队,每日发一军,两军之间相距四十里,历时四十天,所有军队才发完,其旌旗绵延千里,就连运粮的民夫都有一百一十万,“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隋文帝杨坚下意识按住了心脏。

不妙,不妙,非常不妙……

他看像杨广的眼神简直像在看傻子,几乎破口大骂:“出动百万大军,就高丽那点地盘,挤得下百万大军吗?真正派上战场与敌军正面交战的才多少人?一路上人吃马嚼,得消耗多少粮草你想过没有?”

“要问就问隋炀帝!”被打得奄奄一息的杨广只想冷笑,“未来之事我如何知道……”

千错万错都是这莫名其妙盘点凡间之事的仙神的错!这帝王之位本是他囊中之物!

秦始皇嬴政若有所思:“将兵百万,非名将不可,隋炀帝能指挥百万大军吗?”

经验丰富的老将军王翦断然道:“恐怕不能。”

……百万大军真不是谁都能指挥的。

汉高祖刘邦笑出了声:“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此人以为自己是淮阴侯不成?”

尽管许多人都预料到隋炀帝恐怕会出师不利,却也不曾料到他会败得如此惨——

【从涿郡出发前,有大臣劝杨广就留在涿郡这个大后方,不要御驾亲征,免得一旦失败有损帝威,杨广不听;劝他迅速出发,出其不意攻克平壤城,杨广不听;提醒他高丽可能会诈降,杨广依旧不听。】

【最后的结果狠狠打了杨广的脸。】

【由于杨广要求三路大军分兵行动,协调前进,且但凡行军驻扎都要向他报备,不能擅自行动,隋军相当于全程自缚手脚,终于打到辽东城下,包围辽东城,大家又不敢动了——因为城里求降了啊!】

【万古一帝杨广在出发前就告诫大家,咱们这是来吊民伐罪的,不是为了功名,“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既然高丽主动投降,大家哪里还敢继续攻城,这不得赶紧去派人请示皇帝陛下吗?】

【然而等杨广那边的批复下来,辽东城里早就休息好了,又开始新一轮的坚守。至于投降之事?什么时候说了要投降啊?】

【没办法,大家只能继续攻城。差一点又要攻下辽东城时,城里人又来请降了。大军只能停止攻城,继续去请示皇帝。】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自三月进军,六月还没拿下辽东城。直到隋军粮草耗尽,隋炀帝杨广开始反思——朕如此英明神武,大隋百万大军所向无敌,为何会拿不下辽东城?果然是他们态度有问题!】

【于是杨广亲临辽东城,狠狠责骂前线将领:你们是不是自以为官职高,家世好,就贪生怕死,不肯尽心竭力啊?之前不肯让我到前线来,肯定也是怕我知道真相。现在我来了,你们以为我不敢杀人吗?】

【可以想象,当时诸将内心如何生草。】

【攻不下辽东,不是你瞎指挥的锅吗?】

【——吾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灭陈之战,这隋炀帝只怕是挂名罢?”汉武帝刘彻一脸长见识了的表情,“但凡此人有参与指挥,南陈都没那么容易灭。”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