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知这姑娘为何对自己亲近, 但姜幼白还是笑着道谢。
只听林黛玉又问:“姐姐平日在家读什么书?”
“我小时候跟着阿娘启蒙,自五岁开始又与哥哥、姐姐一起读书,除了四书五经, 其余闲散杂书也读过的。”这倒不是姜幼白夸大其词, 在她来之前原主就是个爱读书的小姑娘,她来之后为了掩饰自己知道一些新奇物事的来源, 更是加大了量。
听她这般说,林黛玉不禁眼神一亮。道:“一会子看罢戏, 我请姐姐去我屋里坐坐罢。我那里有父亲留下的手书札记,听说姐姐家里有兄长今年要下场,姐姐去瞧瞧得不得用。”
姜幼白闻言有些吃惊, 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可是当年的探花郎,其学识自然不同凡响,他留下的科举资料那是极为珍贵的。可这位林姑娘却这般轻易的送与了自己, 她们两人之前素不相识, 今日也不过是第二次见面罢了。
许是看出她的疑惑,林黛玉冷笑道:“在姐姐眼里那些书自然贵重, 但在旁人看来不过是混编纂出来辖制人的罢了。”
姜幼白自然知道她说的那个旁人是谁, 她朝贾宝玉处望了一眼,只见贾宝玉摇头说了什么, 就听薛宝钗道:“你白听了几年戏, 却不知这戏的好处, 词藻的妙处……”
听到她念词品评, 再看贾宝玉面露喜色,行止异常,林黛玉不禁嗔了一句,让他好生看戏。
看到这般, 姜幼白不由与林黛玉对视一眼,打趣似的笑了笑,“这位宝二爷倒是有趣的紧。”
林黛玉面上显出些不好意思,哼道:“什么有趣,他惯会装疯卖傻的,姐姐不必在意他。”
姜幼白收回视线,又说起刚才的事:“我哥哥下月春闱便要下场,妹妹的情分我记下了。等将来妹妹但有差遣,我必鼎力相助。”
说罢,两人不由相视而笑,彼此间多了一丝默契。
一时两人也不看戏了,只头对头的讨论些诗书礼记。
林黛玉本就是爱书博闻之人,今儿听得姜幼白言辞文雅,引经据典,学识竟也不在自己之下。不由愈发爱她,道:“听姐姐说话,可见真是博学苦读之人,万不是那些四处卖弄,虚于浮表之人可比的。”
听了这话姜幼白忙谦道:“妹妹过奖了。我这么个年纪了,不过略微读了几本书哪值得你这样夸?再者,我也算不得苦读,一天十二个时辰,不过每日读一个时辰的书,远比不得妹妹认真。”
“姐姐这话倒说的老成,这么个年纪,请问姐姐究竟是怎么个年纪?”林黛玉打趣的笑问道。问罢也不等人回答,又问道:“除了念书,姐姐平日可做什么消遣?”
“不比妹妹家姐妹多,每日吟诗作画文雅的紧,我们家就姐妹两个,我娘又要带弟弟,所以我和姐姐多帮着管些家里的杂事。空闲的时候不过是自个做香制露,或染块料子裁衣裳。”姜幼白道。
“我们家也自己做香,不过姐姐还自己染料子么?”林黛玉有些新奇的问道。
姜幼白点头,指着自个儿身上的衣裳道:“这便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颜色。”
她今儿穿了件粉橘色地绣银色柿蒂纹的缎面小袄,搭着粉蓝的花罗百迭裙,整个人显得温婉沉静,又优雅鲜活。
林黛玉闻言不由露出些惊讶。事实上,她方才就注意到姜姐姐的衣着了,正是因着这身极对她心意的装扮,她才对这位姜姐姐有些亲近。原想着从前没见过这种颜色的衣裳,是自己孤陋寡闻了,不想却是姜姐姐自个儿染出来的。
姜幼白看出林黛玉眼里的喜爱,笑道:“妹妹若是喜欢这颜色,等我回了家便给你挑几身送过来。”
听她开了口,林黛玉也不矫情,点头答应了。
两人一处嘀咕着,前面贾母转身看了她们这处,不由得笑容满面。与旁边的梅氏道:“我这外孙女儿平日最是清高孤傲,不想和你家姑娘投了缘。日后你可得让你家两个姑娘多来往,若你不得空,只说一声我便打发人去接她们。”
梅氏笑着连连点头。
众人看了半下午戏,至散时贾母叫了两个喜欢的两个女伶到前面来见。两个孩子年纪都不大,众人跟着贾母打赏了,即要散去时突然听到王熙凤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
姜幼白正与林黛玉看她的香囊,听此不由心里一跳。心想这便是红楼梦里将小姐比戏子的著名桥段了。
初看红楼,王熙凤这段似是高兴间的无心之语,史湘云也是心直口快,并无坏心。但来到这个时代几年,她深切的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女子对名节的看重,因此今儿这一出还真说不好谁是无心谁是有心。
想到这里,她瞧了瞧众人或低头不语,或抿嘴而笑,面上一副心知肚明的样子。再看此时林黛玉面上已没了笑意,不由对她有些生怜。
等听到前面的史湘云笑声肆意又尖锐的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