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父子一起考科举> 53.院试 5、院试(完)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3.院试 5、院试(完)(1 / 2)

雄鸡一唱天下白。

院试这一天, 未等到金鸡报晓,刚刚寅时过半,张青松一家老小就赶到了崇礼县学政考棚门前。

院试, 主要是指每年举行的童生“入学”考试, 凡经府试录取的“童生”皆可参加,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 因学政又称提督学院而得名,同时又因各省提学官称提学道,故也称“道试”。

院试的报名、填写履历、廪生作保的过程基本与府试、县试一样。通常由各省学政在省内各府州轮流举办, 各府州的童生就近参加考试。

但由于各府城相距随机,一些县城与府城相距甚远,所以也会在一些县城中举行院试, 附近县城的人会聚集一起。崇礼县便是其中之一。

褚行到达学政考棚后就一直在张望,却始终没有看到褚振元几人的身影。

“庭庭别急。”张默林伸手把褚行抱了起来,“振元肯定是要与方御书院的其他考生一齐过来,难免会慢一些,现在学政还没过来,你不用担心。”

“嗯”, 褚行点了点头,眼睛依旧四下寻找着。在院试开考前,学政会亲自到考场外点名入场, 考生经过全面检查后,就可以前往指定座位。点名结束后,升炮封门,学政坐大堂亲自写试题,主要考四书五经和诗文。

过了一会,周围的人群渐多, 已经到了人挤人的程度,褚行扶着张默林的肩膀,伸着头四下张望,褚振元没等到,但是却意外的看见了褚璨。

他挥了挥手喊了一嗓子,褚璨惊喜回头,然后也冲着他使劲的挥了挥:“你怎么起这么早?”

“我过来送我小叔,褚爷爷他们呢?”

“在那边。”褚璨朝褚行对面的地方指了一下,那边一对夫妇朝着褚行挥了挥手。

褚行也挥了挥手,然后笑着对着褚璨做了一个攥拳头的手势:“加油!”

褚璨点头:“我会的!”,和褚行打完招呼后他就转过头重新加入到了排队的队伍中去。

褚行在褚璨身后目送了一会儿。

天光渐亮,学政等人已经到来,一些兵役将学政考棚前隔开,只留下了一个四人宽的通道,和院试不相关的人员都驱赶到了两侧。

“怎么还没来?”褚行皱起了眉头。

“庭庭你看那边!”就这个时候,张默林伸手一指突然说道,远方六七个学子一阵出现在了两人眼中:“是振元他们过来了!”

“是唉!”褚行奋力了起来,他挥了挥手,但由于人太多,他们不能去和褚振元汇合,“小叔考试加油啊!”褚行奋力的喊道。

本一直低头朝前走的褚振元似有所感,他回过头,一眼便看见了靠在张默林怀中的褚行,他挥了挥手:“回去吧!”

没听到褚振元说什么,褚行疑惑的看了一眼。

“回去吧,不要等了!”褚振元转过身又挥了挥手,他也不知道褚行有没有听到,但时间紧迫,随即转身跟着队伍一齐聚到了学政考棚前面。

褚行看着褚振元的背影,张默林笑着安慰了一声。。

又过了片刻,学政点名,鸣炮封门,本来热闹的考棚前面,瞬间便冷清了下来,只还有三三两两的考生家人没有离去。

褚行随着张青松等人上了马车,孙莹笑道:“刚刚还看到了老冯家的小孙子,你看到了吗?年后人家才刚参加县试,这一股劲可都来到院试了。”

“我也没想到。”张青松呵呵笑着:“不过老冯那孙子可纯粹是走了狗屎运,县试的时候老冯抽查他背书还背的磕磕巴巴,谁知道一转眼这连府试都过了。”

张青松说完砸吧砸吧嘴:”你可不知道府试成绩出来那日,老冯笑的嘴都要到后脑勺了,我和几个好友硬是坑了他两瓶好酒他也不心疼。不过这次院试,我看他十有八九没有戏。”

“那可不好说,万一又走运过了呢?”孙莹笑道。

“你以为学政是傻子呢?”张青松摇头:“由他出题,肯定不是投机取巧能过的,要想过,还是得有振元这样实打实的真本事才行。”张青松说完靠在了座位的靠背上,然后拉起褚行的小手:“刚刚在考棚门前,看到振元没?”

“看到了。”褚行点头:“不过离的远,也没说上话。”

“振元来的晚了些,我和你外婆在最外面倒是跟他说了两句,我看他小子胸有成竹呢,这次院试肯定没问题。”张青松拍了拍褚行的小手感叹道:“守孝三年都走过来了,再等等,等振元考过院试考乡试,等他中了举,你们家便也算熬出来了……”

“哦”,褚行眨了眨眼睛。

院试由学政出题,然后再由文书用二尺高一尺宽的纸写成大字,贴在木牌上面,擎游供考生看,考生看后将题目抄下立即作文。题目限在四书以内,经义三道,文章一篇,同时还要做一首五言六韵试帖诗,当日午后三点交卷。

考试分为正试、复试两场,为防止作弊,通常由五百里外较远的书院山长或幕友来评卷,第一场考试的录取人数为最终录取秀才的一倍,第二场考试再筛掉一半考生。通常情况下,秀才录取名额根据各地经济文化不同,各县录取人数从数人到二、三十人不等,由于名额有限,因而在古代,白发苍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