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他和儿子的对话,被小徒弟听见了。
小徒弟人聪明,心也就特别傲气,哪里接受得了他是别人的附带品?
虽然师傅只是这么一说,有这种想法。可是这些年的关心疼爱,也不是假的啊!
端看师傅对儿子和小徒弟,他俩的待遇都是一视同仁,就能看出来了。
这不是相处久了,有感情了吗?
一开始,都不认识,没有点别的想法,师傅他能无缘无故收养一个弃儿?
多一张嘴呢。
尤其,还是这么穷酸窘迫、衣食困难的上林观?
师傅不由叹息,小徒弟太冲动了,心思也太重了。
说实话,真不是故意隐瞒他俩的父子关系。
只是在外头混不下去了,活命都难了,父子二人才在这祖传的唯一剩下的道观,双双出了家。
就为了逃避苛捐杂税,有口活命饭吃。
那些年,是真难啊!
养个孩子,长这么大,真是不容易。
端看这些付出,林思略想一想,都不该妄自菲薄,怀疑感情有假。
只是,林思都跑了。
茫茫人海,怎么找得到?
师傅消了寻找的心,让担忧的师兄安下心来,继续认真努力生活。
被留下的人,总还是要算计着柴米油盐。
林思,不是不担心他,可是无能为力,就只好在心里惦念。
一向沉闷的上林观,失去了最活泼的林思,留下了两个寡言寡语的人,一时间,还真少了点生机活力。
《182明玉》
林思跑出去了上林观,什么也没有。
比身无长物还惨,没钱不说,身上的衣服也只有穿着的这身,其他的东西都留在了上林观。
他不是忘记了,只是林观拗口气想:才不要占他们父子的便宜!
于是,就两袖空空,跑走了。
等不见了师兄,林思脱离了人群,看了看,不想在这苏城呆下去了。
就换了一个城门出城,随意选了个地方,就走上去了。
这时的林思,憋着口气,又委屈又为自己不平,内心打定了主意,再也不回这个伤心地。
苏城,日月湖,上林观,林思咬牙切齿,想着:我要离得远远的。
从此再也不见!
少年意气的林思,就这么开始了自己的流浪。
没有生活来源,衣食无着,那样的日子,让被师傅庇佑长大的林思体会到了世事的艰难困苦。
为了生存,他挖野菜,钓鱼捉虾,摸老鼠洞……
就为了混一口饭吃。
不是不想去做苦力,扛麻袋,人家看他这副小身板,怎么也不肯要他。
而林思识点字,到各种店铺去试试,想讨一份工,人家嫌弃他来历不明,不肯要他。
本来,林思是个弃儿,又长在道观,户籍路引什么的,他根本没有。
又不是本地人,谁愿意请一个不知道根底的人呢?
原本自视甚高的林思,深深地被现实打击了豪气。
他依旧艰难求生,养活自己。
可虽然没在嘴里说,从生活不易中,林思也体会到了师傅养他的不容易。
以前,他说是外出采购生活所需物资,可从来不用操心钱怎么来。
只要会花,就行了。
最多就是凭着还算伶俐的嘴皮子,少花一些,节省一点钱。
就算是这样,也省不了多少。
本来就是买的最便宜的东西。
林思跟着去,更多还是为了出力,多搬东西,省了运费。
师傅年老体衰,搬不动了。
可这等处境,林思才真正知道,从无到有的起步,如此艰辛。
他混啊混啊,哪怕心里晓得自己错了,也倔着一口气,不肯回去。
林思想的是,不混出个人样来,他哪里还有脸回去?
怀揣这远大的抱负,现实却是林思餐风露宿,只能睡在破庙、废弃的义庄还有猎人小屋等一些不要钱的又破又旧的地方。
也许是上天垂怜,也许是林思命中有运道,他在一间破了三面的寺庙里落脚的时候,意外在刚好断了头的佛像脖颈处,发现了一本经书。
通体漆黑,阴森恐怖,还摸起来光洁滑溜。
只有一点篝火,忽明忽暗中,看着经书,林思真有点心惊肉跳。
可他追求成功,成就一番事业的心情,太迫切了。
林思心想:这经书藏的这么严实,定然有着不凡之处。
他不能随便放弃。
于是就把经书揣在怀里,靠近火堆,枕着草垫子睡了。
睡梦中,他睡了又醒,醒了又睡。
反反复复,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睁开了眼睛。
还是睡眼惺忪,却强撑着躲在隐蔽的地方,对着初升的太阳,散发出的晨曦微光,看起了经书上的内容。
封面,【天魔经】三字入目,林思就是一惊。
再看经书的内容,林思读惯了道经,也能理解。
佛道本来就有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成分。
读的懂道经,林思也读的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