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75 章(2 / 2)

们村的人过来拉,当场给钱。”

“死鱼?不要不要,刚死了的也不要,我们这是买回来养的,要死鱼干啥啊!”

事情交给二舅子以后,宋玉安没怎么管,毕竟他承包月亮湖主要还是了为了避免污染,不过月亮湖下面的那几个小鱼塘和烂包田倒是可以利用起来。

宋玉安在运输那会儿跑得地方也多,他记得有一个镇子上种了不少莲藕和茨菇。

他跑了一趟,买了一车种回来,莲藕,茨菇,茭白,菱角,把几个小池塘和烂包田都给种满了。

等明年荷叶冒出来,四月天的荷花季,可以带着宝珠过来照相,一定很美!

天气一天天热起来,宋玉安除了偶尔关心一下赵刚的进度以外就不再出门。

每天去看一圈工人们给果树浇水,施肥,其余时间专心的照顾宝珠。

毕业班要高考,中考了,这是他们学校第一次参加考试,宝珠的压力可想而知,人都比以前憔悴了,叫宋玉安心疼得不行。

这一批学生来自于精英招生计划,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课余时间,放假,都待在图书馆。

学生这么积极,宝珠也就泡在图使馆给他们讲题。一天天下来,嗓子都哑了,宋玉安心疼,但他知道劝不住宝珠,只好去找李寒梅弄了个凉茶方子,每日里煮一大锅放在图书馆,让老师和学生们喝。

校园建设已经收尾,宋玉安索性叫他们先停工,等考试结束了以后再说,也不怕没活干,赵刚那里大把的活呢。

这样加班加点的复习,不仅仅是宝珠和教授们累,就是学生,也憔悴了不少。

这样不行,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但复习也不能停下来,宋玉安只能从生活上来给他们进补。

养殖场每个星期都杀一头猪,骨头,五花肉,瘦肉全部紧着学校食堂,多的卖给村民。

而且三五天的,宋玉安还要叫送一批鸡过去,虽然伙食好了,但食堂的价格也没有涨,用宋玉安的话来说,这也就是沾了毕业班的光,给大家宋福利,不仅如此,毕业班的每天早上还有一个鸡蛋呢。

可惜没有牛奶,夏县附近也没有奶牛养殖基地。

嗯,这是个问题,听说当年日本人就是每天喝一杯牛奶才在身高上超过中国人的,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牛奶确实是个好东西。如果遇上有奶牛,倒是可以弄一批回来繁殖。

宋玉安像个小仓鼠一样,湖东村就是他的地盘,什么好东西都想往自己的地盘上扒拉。

毕业班这边紧锣密鼓的复习。

宋玉安那边除了照顾宝珠,琐碎的事情不少。这一季的青菜都收完了,但是辣椒进入了收获最多的时节。

每天都有人摘了来找宋玉安,叶卫军和叶拥军兄弟两个就在晒谷场守着大称给他们过称,发钱。

若是天气好,过了称就叫村民倒出来摊开晒,若是天气不好,就倒进车里宋玉安拉去市里。

虽说叶拥军回来以后,爆米花机也带了回来,但那毕竟是宋玉安买的,回到村里他怎么好意思再去和宋衍分钱。

老六在北京,老七毕业后也去了北京,兄弟三个都往城里跑,可房子就一处,还是占了侄女婿的便宜。

儿女是债,地和房子他都给侄女婿了,这是应该的。但回来以后没什么进项,他心里也是挺着急的。

宋玉安从宝珠那里了解了一些老人家的想法,想着两人身板都还硬朗,就把这收菜的活交给两位老人家,按斤头给他们算钱。

叶卫军是不会和宋玉安客气的,都是一家人,孩子给的就接着。叶拥军见二哥都接了,也就跟着接了。

辣椒一批一批的收,但是罐头厂那边才建设了一半,宋玉安不得不弄了一台粉碎机,灌装机回来,又去玻璃厂定了一批罐头瓶子,怕影响宝珠,都不敢放在家里,而是租了村里的一所老房子弄个小作坊。

这个天腌制的酸菜味道不好,不放防腐剂根本就放不住,宋玉安也不制作酸菜,他把晒干的辣椒混上花椒,胡椒,八角草果等香辛料还有花生,芝麻全部磨成面,大锅架起来,菜籽油烧到七八成热,一瓢一瓢打起来倒进去,再迅速的搅拌,就成了辣椒油,香味整个村子都闻得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