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过继子的科举之路> 70、第七十章书院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0、第七十章书院(2 / 3)

通这种,舅舅家是经商的,通溪镇首富,他家里却是书香门第,可以送他读书,家里的钱大多是他娘的陪嫁。

这些商户们为了自家亲戚能够学好考好,以后给他们撑腰,经常给书院捐银子,让衡山书院的条件更好些。

衡山书院也很是大方,每次旬考,月考或者岁考,都会奖励考试名次好的学子们很多银子。

其他两个书院也会奖励,但是都没有衡山书院多,所以邙山书院的清高学子们经常嘲讽衡山书院一股子铜臭味儿,以衡山书院为耻。

衡山书院的才子们当然不甘示弱,也讥讽邙山书院假清高,所以这两个书院常常作比较,都看不起对方,罗山书院则是无人在意的炮灰了。

最后分析综合了利弊,万青云和万元明没有丝毫犹豫就选择了衡山书院。

万青云和万元明两人心照不宣的写完自己的选择,就轮到了徐景扬,徐景扬笑了笑,挥洒笔墨也写了下来。

等全部写完之后,官吏收好拿给了于学政,于学政一一打开,然后全念了出来。

万青云这时才知道,第二名的秀才没有写,要继续参加乡试,其实也有道理,毕竟第二名看着已经三四十了,考了那么多年,估计乡试应该有些把握。

让他惊喜的是,徐

景扬也和他们一样选择了衡山书院,另外他发现院试十名往后的人,大部分选择的都是邙山书院,估计是为了去认识那些官宦子弟,为了以后做官积攒人脉。

总共有八人选择了衡山书院,只有三四人选择了罗山书院,官吏把各秀才到哪书院的名单整理了几份,分别给了各院长。

之后就是各种喝酒作诗了,很多人争抢着在学政面前露脸,万青云和万元明因为年纪比较小,所以也没有人强迫他们喝酒,便一直在吃菜。

他们本来就因为小小年纪考中秀才出尽了风头,所以这次很低调,没有多加表现,只埋头吃喝,倒是学政往他们这瞟了几眼,韦院长也意味不明的笑了笑。

宴会过后,众人就离开了,徐景扬倒是在宴会上出了不少风头,喝了不少酒,万青云和万元明不放心他一个人回去,于是送完他之后才回到客栈。

宴会第二天,一大早,万青云二人就起来了,他们简单的吃了早饭,便收拾好东西,然后去了衡山书院。

衡山书院坐落在府城的北面,小衡山的半山腰处,当然此“衡山”非彼“衡山”。

小衡山因为茂松修竹,奇花异草众多,景色秀美,景色堪比真正的衡山,所以有“小衡山”之称。

万青云和万元明背着自己的东西,一步步爬到了小衡山的半山腰,他们看到了在茂林之间伫立着一座雅致的书院。

书院宏伟的大门上高挂着一个匾额,上面有穹劲有力,飘逸不凡的四个大字:“衡山书院”。

万青云走上前敲了敲门,刚敲了一下,大门就打开了,一个书童装扮的人露出了头。

只见他好奇询问道:“你们是考过院试的秀才吗?院长正在书房等着你们呢,赶快进来吧。”

万青云二人应下之后便进了书院,一进去映入眼帘的就是两个荷花池,中间一条石砖路,万青云在书童带领下往里面走。

他们穿过一个又一个小花园,路过一个又一个院子,来到了韦院长的书房。

书童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了院长让他们进去的声音,万青云和万元明然后走了进去。

他们二人纷纷作揖道:

“学生万青云/万元明,拜见院长!”

韦院长抬了抬头,笑着道:“不必客气,快坐下,我问你们一些问题。”

“为什么选择衡山书院?怎么不去邙山书院或者罗山书院呢?”

万青云毫不犹豫的回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和元明的志向在于此。”

万元明点了点头,开口道:“确实如此,这是我们深思熟虑之后选择的。”

韦院长眼里露出笑意,他点了点头道:“好一个志在于此,好一个深思熟虑!小小年纪不错,不错!”

韦院长又问了一些万青云和万元明县试和府试的经历,了解一下他们家里的情况,之后便安排书童带他们去住的地方。

万青云二人跟着书童转了好几圈,终于是到了“斋舍”,衡山书院的斋舍在最里面,因为学子众多,所以分为了梅兰竹菊四个院子。

每个院子里面有十间房,房间还挺宽敞,一间房里住四个学子,每人一个床铺一个书桌,一个衣柜,四人的区域分别隔开,互不干扰。

此外学子们洗漱的地方和厕所靠着院子左右两边墙,可谓是很方便。

万青云和万元明住的是竹院,他自然和万元明住在一间房里,所以他选择了靠里面的那个床铺。

万元明紧挨着他,他们拿着书院给他们准备的木盆,在院子里接了水,然后擦了擦书柜,晾干之后,把衣服放了进去,最后把自己的床铺好。

因为第一天来书院,院长并没有要求他们立即上课,他们是背了不少东西,可是刚开始不知道书院里的情况,所以他们发现少了些小东西,今天准备先下山买点,然后下午再在书院逛一逛。

然后万青云二人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