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会儿的时间,又能说出些什么来?
在场众人中,怕是只有许穆青、李殷和周敬三人对明田的打算或多或少的了解一点,但不同于李殷猜测的这是周敬为明田铺路而做出的准备,周敬是觉得小儿子奇奇怪怪又胆大包天,唯有许穆青,身为局中人,隐约将明田的打算猜了七七*八八。
但是这其中最为忐忑不安的也是许穆青,方才明田还几乎就是明确的指出了周敬身旁这其貌不扬又性情宽和的中年人的身份,让他做个选择,许穆青选择了蛰伏以静观其变,相当于变相的站在了明田一侧,但是转身明田就将话题又引了出来——这一出出好戏,不得不让许穆青猜测明田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
原先许穆青还以为明田是奉了周敬的命令来招揽他的,毕竟他就算成为了戚阳先生的弟子也是初来乍到声名不显的,唯有在青山书院的名气有那么点,所以许穆青猜测方才的举动是好让他在惠帝和当朝丞相周敬中选择一人,但如今……
许穆青是真觉得头疼,脑子里空空如也,连明田所说的话也听得迷迷糊糊的。
先且不论这几人的真实想法,明田抛出来的话题还是多多少少吸引了一点惠帝的兴趣的——无论是江淮一地的干旱还是关中的洪涝,都是惠帝这段日子以来颇为头疼的事情。
不过他虽然有点兴趣了,却也没有显示出多大的兴趣来。
无他,身为天子,想要出人头地在他面前献策的人实在太多了,近三四个月来关于干旱和洪涝灾害的调粮救民、安抚民心、调度官员、惩戒贪官、甚至来年粮价上涨、疫病蔓延等事情他都有做准备,所以这么个老生常谈的事情,他虽则有几分兴趣,却没了最初的兴致勃勃。
明田继续道:“这些事情,朝廷自有一套流程和规矩法度,我们能献的策,早有无数贤才献完,甚至已经彻底实施了下去。所以,我们没有为这两件事争论不休。”
惠帝罕见的点了点头,一直默默注视着他的周敬适时站出来:“不错,朝廷自有一套流程已经彻底准备下去了,再者国泰民安,国库丰饶,纵然两地多了数十万灾民,但各地粮仓加上从江南调过去的粮食,稳住大局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周敬说出惠帝想说的话,又适时吹了一波国泰民安,也就是变相的吹了一波惠帝,果真见着惠帝面上的笑意更深了些。
明田却摇了摇头:“父亲说的极是,虽然灾情是压下去了,但是更大的灾难,却已经冒出了头。”
“这种灾难,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大厦将倾之兆!此乃大势,势不可挡!”明田厉声道。
“胡说八道!我看你是得了失心疯了!”首先诘问的是周敬。
周敬心里还在庆幸,幸亏他反应的快,率先把周明田的狂妄之语定做失心疯的言论,保住了他的性命再说,免得小儿子不知天高地厚说些妖言惑众的话得罪了惠帝,又或是,真叫他风言风语的说些什么,但实则腹内草莽让惠帝厌弃了去。
然而惠帝此时心里却打起了鼓——不是为了明田的一鸣惊人说什么大厦将倾、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亡国之语,而是在想自己的身份是否已经暴露了?
古往今来,但凡自认有学之士想在君王面前献言进策一鸣惊人的,从远的来说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多先人如苏秦张仪一流,近的比如先帝和本朝的戚阳先生等人,哪个见了君王的第一面不是说“国君啊你的国家药丸”、“你的黎民百姓怎么还没反”、“君王啊你其实就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的?
惠帝表示,在如今这个言论颇为自由、乡下老汉都能因为天不下雨而大骂皇帝的时代,他听过更危言耸听的进言都有,远非明田这么个“小打小闹”能比拟的。
但唯有一点不同。
那些进言之人多为思想激进者,他们是一群想要在君王面前献策以期家国大策或是封侯拜相的有识之士,虽然以惠帝如今的眼光看来,明田等人离戚阳先生那样的大家水平还有很远,但他们想出风头的心情是一样一样的。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按理来说,周明田此时是不知道他的身份的,那么他做此番言论是为何意?惠帝虽然为人性情宽和,委实不像额个皇帝了些,但多少还是有些政治细胞的,眼角余光不由得瞥向了身旁的周敬。
明田才不管他人的想法,他按着自己的稿子继续念叨:“父亲这话说的就早了些,昔日蔡桓公见扁鹊,也是您这样的心理来着。”
周敬气得三高险些又犯了。
惠帝虽然性情宽和的不像个皇帝,而是像个好好先生,但毕竟也是金尊玉贵的长大的,朝堂上的文官们虽然大多脾气上来那是敢怼着他的鼻子阴阳怪气引经据典的骂到前朝,但下了朝堂,尤其是在私底下,惠帝还是被众人千依百顺的哄着的。
而且,惠帝有时性情来了还会带着朝廷重臣去红楼倚翠点姑娘们听曲玩乐,但有时面对一些“真名士”的“冒死劝谏”,他反而没了多大的兴趣,而是由着性子来,想听就听,不想听就走人。
能有惠帝这样的人做皇帝,这个朝廷,要不是有着以周敬为首的一干内阁成员,怕是早就被周围的踩狼虎豹撕碎了吞进肚子里——也幸亏是惠帝运气好,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