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都市言情>大清话事人> 第522章 父皇昏迷,兄弟死绝,你们该称呼本宫什么?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2章 父皇昏迷,兄弟死绝,你们该称呼本宫什么?(2 / 4)

统领吓出了一头白毛汗,他不敢确定外面这些人是来救火的还是来逼宫的?

有那么一瞬间,

他怀疑大清要出太上皇了。

紫禁城内,浓烟滚滚

无数太监宫女拎着水桶忙着救火,现场混乱不堪。

总管太监秦驷握着一把刀,表情狰狞,督促奴婢们救火,务必要保住三大殿,

三大殿,乃禁宫精华,朝廷尊严。

……

礼部尚书于敏中人老体衰,三魂丢了两魄。

人靠着宫墙,坐在地面。

望着冲天的大火,思绪神游四方。

心底冒出一个念头:

大清要完

大清寿数不久矣

哪个正经帝国,会被人这样打上门?

外面那些吴廷细作用的什么武器?天降雷火?九味真火?

四九城的百姓会怎么议论朝廷?

各省督抚会怎么看朝廷?

……

乾隆整个人恍恍惚惚,望着火场。

“皇上?”

“主子?

和珅哽咽,扶着乾隆。

“朕没事,没事。快,让步军统领衙门组织救火,莫要让贼伤了城中百姓。”

“哎。”

头发被烧焦了半边的纪昀,捂着肚子坐在地上。

心想:

皇上呐,你刚才说的这话不吉利。

然而阵阵腹痛让他暂时无暇考虑社稷,狼狈的四处找茅房。

最先毒发的钦天监监正,已经成了一具尸体。

凡是喝了那桶豆汁的大臣,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中都症状,嘴巴乌青,腹痛难忍,一片狼藉。

……

1个时辰后,

三大殿的火被基本扑灭,乌漆嘛黑,屋顶破损,但主体尚在。

四九城,人声鼎沸。

顺天府、步军统领衙门、八旗都统衙门全部出动,组织百姓灭火。

然而城中建筑多为木制,鳞次栉比,灭火难度大。

兵丁们只能拆房拆屋,在周围开辟出隔离带,阻止火焰继续蔓延

失去了家园的百姓跪地痛哭。

更多的人满脸呆滞

多年以后,

居住在京城的老人们仍然记得那个冬末春初的拂晓,爆炸声、头顶的呼啸声以及之后的万人马拉松。

……

乾隆稍稍恢复了些理智,扭头张望。

“永琰呢?”

“快,让人寻永琰过来。”

躲在御园水池旁假山里头的永琰,面如土色,他居住的奉先殿被炸塌了一半。

做坏事,被雷劈?

18世纪的年轻人心理素质总是如此不堪,以为鬼神在盯着自己。

却不知这世上,作恶之人如过江之鲫,鬼神根本盯不过来。

永琰浑浑噩噩地被带到太和殿前。

他哆嗦着下跪:

“皇阿玛安好?儿臣这就放心了,大清离开了谁,也不能离开皇阿玛。”

乾隆瞅了他一眼,没有搭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和珅,传令禁宫各门紧闭,拒绝任何兵丁入城救火。”“让庆胜只身来见朕。”

……

庆胜,新任九门提督。

他是乾隆的心腹,富察氏的远亲。

“庆胜大人,皇上有召。”

说罢,侍卫们丢下绳梯。

满脸泪痕的庆胜好似飓风一般跑到太和殿前,被周围躺着痛苦哀嚎挣扎的朝廷大臣们吓了一跳,

扑通跪下:

“皇上。奴才死罪,八爷,十一爷,十七爷都遭了吴贼毒手。”

乾隆的脑瓜子里炸了个大雷,一把揪住庆胜,声音颤抖:

“你说的遭了毒手,是、是什么意思?”

“遇刺身亡。”

……

和珅手疾眼快,一把扶住直挺挺向后砸倒的乾隆。

“来人,快传御医。”

凄厉的叫声传遍紫禁城,一群觅食的乌鸦被吓的腾空而起。

于敏中望着乱糟遭的广场,陡然冒出一个念头:

“要不派在淮安的大儿子,和那边的老乡联络一下,留条后路?”

这个念头急剧膨胀,就连老于自己都吓了一跳。

还好,

周围没人注意自己。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焦点人物——嘉亲王。

帝生17子,除掉早夭的,过继的,现在还活着的仅有1人。嘉亲王——帝国独苗。

早有那心思活泛、午门外豆汁喝的不多的臣子热情的凑过去

……

翰林院编修搬来凳子:

“王爷,您坐。”

礼部主事端着水:

“王爷喝点水润润嗓子,今儿天干物燥。”

内务府都虞司司官直接膝行凑近,用衣袖帮着擦拭靴子。

烟熏火燎,王爷的靴子上有不少污迹。

一边擦,一边哈气。

直到擦的靴子锃亮能照镜子。

才谄媚的抬头:

“主子哎”

这一句含量极高!

永琰很受用的随口应了一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