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历史军事>狂野北美1846> 第113章战略机遇期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战略机遇期(2 / 3)

既然作为一个棋子,那么就要有棋子的觉悟。

大唐王国的价值就取决于此,能够得到的援助力度也取决于此,其战略价值和重要性同样取决于此。

更现实一点的说

大唐王国就是英国豢养在北美的一条狗,当需要扑上去不停撕咬的时候,却安静的躲在一边啃骨头,那要你有什么用?

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相似的一幕,扶桑国就是英国豢养在东亚的一条狗,当需要它冲上去撕咬北极熊,阻止北极熊势力进入朝鲜半岛和东三省,扶桑国是怎么做的?

扶桑国与北极熊打了一场空前惨烈的战争,伤亡以数十万计,从东京都到北海道白幡飘飘,难道扶桑人都傻了吗?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真正的傻子,当李察狮子大开口对美国提出离奇过分的领土主张时,英国默契的给予了热烈回应。

迅速调高了华人移民力度,从当前的每月1.2万余人增长到1.6万余人,伦敦议会通过加强北美移民援助法案,对华人移民进行大幅补贴。

与此同时

工业、军事援助和贸易支持纷纷调高了力度,就是最明显的例证。

对于一个表现出色更有价值的棋子,伦敦不吝加强援助力度,这就是犒赏。

其次,是出于支援墨西哥的战略考虑。

所谓“唇亡齿寒”,美墨唐三国的关系具备极强的联动关系,墨西哥倒下,大唐王国也不会好受。

若大唐王国早早的退出了战争,躲在一边隔岸观火,那么墨西哥将会如原来历史上惨败的一样,很快连底裤都输光了。

在原来历史上

墨西哥并非没有挣扎,总统安东尼奥·洛佩斯·德·圣安纳率领主力军队和参谋部亲临第一线,参与了与美国军队的每一场激烈血战。

可惜墨西哥腐败习气深重,病入膏肓,最终输掉了这场至关重要的国运之战。

虽然美国最终赢得了战争,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战争中伤亡达到18000余人,其中阵亡13283人,耗资高达9750万美元。

等到美国彻底压服墨西哥,回过手来全力对付大唐王国,那么就是大唐王国的覆灭之日。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美国人知道这个道理,在西线作战连续碰了两次硬钉子之后,就放下了原本高傲的态度,愿意与大唐王国商谈两国间合约。

若是大唐王国要求不过分,兴许两国间的合约已经正式达成,可以高高兴兴的退出战争,赢得短暂和平。

但这和平时间不会太长,用不了多久,大唐王国就要独自面对美国的全力进攻了。

而这时,却不会再有墨西哥出来分担战争压力。

美国人知道这一点,英国人也知道这一点,李察同样也知道这一点。

所以,从侧翼给美军不停的制造大麻烦,挑起处处烽火,支援墨西哥正面战场,减轻墨西哥军队承受的压力,就成为了大唐王国赖以自保的重要举措。

第三点,宝贵的战略机遇期。

从纸面数据上看

美国在1846年人口接近2000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10亿美元,其国力在世界上属于二流列强,尤其是工农业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力量较为薄弱。

墨西哥600余万人口,大唐王国12万人口(注;作为移民国家,每个月的人口都有明显增长),无论经济产出还是人口皆远逊于美国。

两个捆在一起,能够打赢战争的可能性也极小。

实际上,账不是这么算的。

墨西哥和大唐王国都是国内反侵略作战,天然容易赢得国内民众支持,又是主场作战,抗击侵略战争的韧性不容小觑。

在大唐王国连续取得两次辉煌胜利之后,消息传到墨西哥,引起了墨西哥当地民众极大的抗战热情,给美军制造了不少麻烦,这就是突出的联动效应。

从军事角度来看

美国在战争前只有8700多名常备军人,军事能力不折不扣是一大弱项,说是菜鸡也差不多,其雄厚的经济能力并不能够完全体现到战争领域中。

欧洲随便一个小国,比如瑞士,比利时,荷兰或者保加利亚,分分钟能够教美国做人,这就是差距。

那么,这些欧洲小国的经济实力能够同美国相媲美吗?

显然远远达不到,但是地处欧洲怪物房内,这些欧洲小国各个军事实力都不俗,拉出来足够美国喝一壶。

在欧洲人看来,北美战争就是菜鸡互啄。

大唐王国区区一个新崛起的地区性力量,都能把美国军队打的生活不能自理,这让欧洲人对美国牛仔的不屑又更上一层楼。

说到底,不是大唐王国太强了,而是美国的军事力量实在菜鸡,军队的主体都是以民兵组成,训练时间甚至远远不如大唐王国,怎么能打赢战争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