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历史军事>狂野北美1846> 第528章镇洋级蒸汽铁甲舰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8章镇洋级蒸汽铁甲舰(2 / 3)

配备10台新型高压燃油锅炉的动力方案,输出总动力从12800匹减少到9600匹,采购价格也减少到78万唐元。

若是能够确定一次性采购4套动力装置,这一价格能减少到73万唐元,若是能够一次性采购8套动力装置,这一价格能够减少到66.8万唐元,约合13.4万英镑。

产量越大,能够平衡的成本就越低。

相对应的减配版动力,以9600匹马力计算,8100吨“神农”号极限航速将会降低到18.5节水平,能够维持大约5个小时,而该舰最高航速在17节左右,巡航航速约11~12节。

这样的技术水平依然位居世界顶尖行列,从购置成本到维护成本角度来看,皇家海军更能接受这一方案。

除此之外

“神农”号试验舰上还装备了柯尔特武器公司研制的305毫米双门主舰炮一座,280毫米双门主舰炮之炮管加长版和正常版本各一座,210毫米双门舰炮一座,180毫米和150毫米双门舰炮各两座,这些新型舰炮全部是后膛装填,配有膛线,代表着大唐帝国在武器工业领域的顶尖成就。

伴随着动力装置的日臻成熟,主舰炮经历多年验证技术性能也逐渐完善,具备了大规模装备的条件。

现在回想起来

皇家海军在1857年提出的7800吨“振威”级铁甲舰计划,显得有些急功近利了。

在12年前

无论是舰艇动力设施,还是主炮性能,蒸汽铁甲舰建造水平都不成熟,仓促上马的后果就是付出技术验证的惨重代价,就像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一样,花费了上千万英镑造了一大堆技术验证舰,结果被证明都是交了学费。

如今的在英国普茨茅斯海港中,常年停泊着10多艘万余吨级的铁甲包覆舰,看起来造型特异,蔚为壮观。

有的是风帆,侧边轮加螺旋桨三动力组合舰,有的是悬吊螺旋桨动力加风帆舰型,有的是风帆加侧边轮动力,各种造型千奇百怪都有,事实证明全都行不通,白白浪费了英国皇家海军巨额的海军预算。

时至今日

英国皇家海军在舰艇设计中已经明确抛弃了舷侧明轮设计,但是依然舍不得沿用了数百年的风帆动力,所以英国皇家铁甲舰队最大的特点是风帆与蒸汽机动力并存,参与大洋决战的蒸汽铁甲主力舰排水量在7000~12000吨之间,共有9个型号之多。

眼下正在发展的新型铁甲战列舰,就有三个型号。

最具代表性的英国战列舰米诺陶级“阿金考特”号,排水量10812吨,主要武备是4门9英寸229mm线膛前装炮和24门7英寸178mm线膛前装炮。

该舰1862年下水,尺寸长124米,宽18.2米,吃水深8.5米,采用风帆动力和蒸汽动力并存方式,目前正在英国皇家海军造船厂拆除阿姆斯特朗前膛炮,换装英国彷制柯尔特280毫米双门后膛主舰炮,已达到火力输出接近世界顶尖水平。

一艘万吨级主力铁甲舰下水服役不足7年,便要返回船厂开膛破肚的进行大改,浪费了巨额的海军预算不谈,反映出海军建设中的很多问题。

在大唐帝国皇帝李察的坚持下,很好的抑制了皇家海军方面迫切发展的冲动,经过12年的时光沉淀和技术发展,终于迎来了可以大规模装备先进蒸汽铁甲舰的时代。

经过论证

御前会议通过了皇家海军部九易其稿的“镇洋武备计划”,将于1870年海军预算中拨款建造8600吨级“镇洋”号蒸汽铁甲战列舰,首批舰共计三艘,分别是“镇洋”号,“镇海”号,“镇江”号,计划耗时三年,于1872年末全部建成服役。

8600吨级“镇洋”号蒸汽铁甲战列舰火力充沛,计划装备305毫米双门主舰炮两座,舰艏一座,舰艉一座,舷侧可发挥305毫米主炮全部火力,是参与大洋决战的主力舰艇。

该级舰装备4座双门180毫米副炮,共计八门。左右舷各两座,半封闭装甲炮塔形式,能够提供充沛的侧舷火力。

该舰同时还装备12门40毫米快炮,对中小型舰艇和货轮具有毁灭性杀伤能力,大中小火炮口径齐全,火力杀伤密集无死角。

8600吨级“镇洋”号蒸汽铁甲战列舰采用两套减配立式蒸汽轮机,10台新型高压燃油锅炉的动力组合,能够输出总计9600马力的澎湃动力,推动该舰实现10~11节的巡航速度,16节的最高航速。

在极限压榨动力的情况下,可以维持17.5节的极限高速达5个小时之久,动力输出水平位居世界顶尖行列。

这样的一艘先进铁甲蒸汽战列舰,装备费用达230万唐元,约合46万英镑,若是大规模采购8艘以上,装备费用将相应的降低到40万英镑以下。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大唐帝国皇家海军在装备大洋决战的主力蒸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