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都市言情>文娱之顶流艺术家> 第732章 最后一案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2章 最后一案(2 / 3)

觉得很符合《最后一案》这种规模故事的调性。

而这样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与福尔摩斯见面时,则是放下了威胁的狠话,说要见到福尔摩斯的死亡,对决的紧张感一下就拉了起来。

甚至在与华生见面之前,福尔摩斯就已经遭受到了莫里亚蒂指使的好几次袭击,好在最终都惊险地躲过了。

与华生见面之后,福尔摩斯则是表示自己已经做了周密的计划安排,有把握能够顺利实施抓捕。

不过还需要几天时间,则是想要邀请华生一同出门前往欧洲旅游,刚好避一避风头。

面对着福尔摩斯的邀请,华生答应了下来。

在结婚之后,华生与福尔摩斯见面的次数就已经不甚从前那般紧密,再结合故事的开篇说这是最后一个案件,乔璐心中不由地升起几分不舍的情绪来。

因为随时可能会遭受莫里亚蒂的袭击,所以出发的时刻,华生与福尔摩斯都显得分外小心谨慎。

按照福尔摩斯的指示,雇佣马车,而后抵达了维多利亚车站指定列车的第二节车厢,不过却迟迟没有见到福尔摩斯的身影。

离列车开车只剩下不到七分钟的时间,福尔摩斯始终没有现身。

反倒是一位意大利教士坐到了华生对面的位置,即便华生如何解释这个座位已经有人,对方也依旧不为所动。

直到列车启动的时刻,这位意大利教士才卸下伪装,竟是福尔摩斯乔装。

同样的,也正是在列车启动,驶离车站的时刻。

在车窗外,一个高大的身影现身,莫里亚蒂出现在了站台上目睹了列车的离开。

列车启动之后,福尔摩斯才告知华生,先前居住的房屋,贝克街的房子已经被人放火给烧了。

这一点让华生感到格外愤怒,觉得莫里亚蒂应该是进行了监视,不然刚才也不可能追到车站。

莫里亚蒂追踪之紧密,也让乔璐在阅读过程之中,感受到了一定的紧迫之感。

福尔摩斯两人根据情况,经过一通分析,决定在坎特伯雷下车,而后抵达布鲁塞尔按照原计划玩了两天。

第三天到斯特拉斯堡的时候,才与接到了警察厅的电报。

犯罪团伙已经系数落网,但其中唯独漏了莫里亚蒂没有被抓到。

不过根据福尔摩斯自己所说,原先布下的计划,应该是一手必定会赢的牌。

但却出现了这样的意外,这也让福尔摩斯心中涌起了几分不安,觉得时刻处于危险之中,并劝华生提前回国。

对于这种建议,华生自然是不可能答应的,决定与福尔摩斯继续同行。

接下来一周的时间,度过了颇为安逸的一段时间。

不过,不管是在何种优美的地点,福尔摩斯始终保持着警惕,感觉被危险笼罩其中。

因为是一个短篇故事,所以很快就到了尾声的部分。

关于莫里亚蒂这个对手,福尔摩斯将其视为了最终的目标,认为只要将对方绳之以法,自己的侦探生涯就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

最后的故事发生在一座山上,半山腰有一处知名的莱辛巴赫瀑布,是一道格外险峻的风景。

半山腰之处有一条小路环绕瀑布而建,能够欣赏瀑布全景。

走在这条小路上,一个瑞士年轻人,给华生送来了一封旅馆老板的信件。

信件之中提到一位英国女士,肺结核晚期出现了大出血的情况,危在旦夕,希望华生这位医生能够回到旅馆帮忙。

面对这种请求,华生不好拒绝,但又不放心福尔摩斯一人独处,最后干脆让送信的年轻人留下陪伴福尔摩斯,还能够充当导游。

可当华生赶到旅馆之后,才发现旅馆老板并没有写过这封信件,也没有什么危在旦夕的病人。

根据老板提供的线索,信件极有可能是一位高个的英国先生写的。

而这个人,极有可能便是莫里亚蒂。

华生了解了情况之后,一路狂奔往山上跑,但足足花了两个多小时才重新回到瀑布旁,但却已经不见了福尔摩斯的身影。

只有先前拄着的登山杖还靠在岩石旁。

一种不是很妙的预感,同时在华生,乃至读者心中升起。

“不能够吧?”乔璐捏着分量不是很厚剩余书页摇了摇头想到。

秉持着主角不可能出事的想法,乔璐继续放宽心地阅读了下去。

但接下来,华生只发现了悬崖尽头泥泞的场景,崖边的荆棘与植物都被扯断,与泥水混在了一起。

同时,华生也在这个时候发现了福尔摩斯最后留下来的信件,打破了乔璐等一众读者心中的侥幸。

【亲爱的华生:

莫里亚蒂先生发善心,允许我留下几行文字.】

信件很短,但传达的信息却很明确。

就在这座瀑布旁,福尔摩斯与莫里亚蒂展开了战斗,最终同归于尽落下了悬崖。

以此画上了侦探生涯的句号,顺带交代了几句后事。

从一开始阅读的兴奋,紧张,再到现在,乔璐感觉自己人傻了,眼中只剩下了一片茫然。

“啊?”乔璐只有这样一个反应,感觉自己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