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都市言情>大明第一贡生> 第四百零九章 机动作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零九章 机动作战(2 / 3)

鞑靼人退走,你朱凤也退,这叫什么意思?

故意不正面接触?

皇帝所不知道的是,朱凤退兵,是因为这场仗大明一方吃了大亏,反而是鞑靼人那边没什么损失。

杨一清在奏报时,言辞一如那些在西北用兵的将官一样,显得很“婉转”,即只写开头和结果,不写过程,同时也不奏报双方的损失,而只是一笔带过。

其实大明以往在西北所取得的功绩,尤其是首功,往往是以损失比鞑靼人多数倍为代价所取得。

甚至连王越的贺兰山大捷,也是这路数。

一直到王越的偏关一战,才扭转了这种局面,大明的折损才远低于鞑靼人。

朱凤只是把西北对外战事的常态给打了出来,也就是说……打不过就要死人,死人之后士气低落,就不得不退兵,也是为防止被鞑靼人乘胜追击。

在皇帝看来,就觉得朱凤是刻意在避战。

“没有秉宽在,这都打成什么样子了?”朱祐樘见萧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愤然把一摞奏疏给推倒。

一边的韦彬只能默默去把散落的奏疏捡起来,重新整理。

朱祐樘问道:“辽东可有消息?”

萧敬道:“陛下,奴婢不知,这辽东的消息,是说新建伯要以奴儿干都司的兵马,出击草原吗?”

“是。”朱祐樘回答很直接。

萧敬这才得到落实,而此消息,他甚至都不知朝中有几人知晓,也不知之前皇帝问询户部尚书周经有关户部调拨钱粮的事情时,是否跟周经通过气。

萧敬道:“新建伯最近未有任何的上奏,辽东对于奴儿干都司兵马的调动也未有任何的提及。”

“秘密出兵,自然不宜为外人所知。”朱祐樘道,“之前朕下密旨,告知新建伯,只有遇到麻烦时再跟朕提请,看来他是调兵遣将顺利,连粮草和辎重也得到了补充,所以才没有跟朕提麻烦。”

萧敬一听,心里在琢磨。

这没有消息,就算是好消息?

太牵强了吧?

如果真没有消息的话,那陛下您还问我们这些不知情的人干嘛?

朱祐樘站起身道:“一旦新建伯在东边有任何的进展,大明各镇的兵马便应该配合进军草原,此番不求有大的胜果,但求将鞑靼人给逼退,令其近年来不敢进犯大明关隘。”

萧敬道:“宁夏的秋收,或是在最近半月内,就会结束。”

朱祐樘回头瞪他一眼道:“损失一地的钱粮反倒是小事,要保证未来几年,西北没有大的损失。朕其实最想让秉宽去提调三边军务,由他坐镇,放鞑靼小王子一百个胆,他也不敢来。”

萧敬心想,张周没那么玄乎吧?

一人就能把鞑靼人给震慑住?

陛下您也太理想化了!

“也着令延绥和偏关两处,不能再固守不动,要思变了。让他们审时度势,照具体情况,自行出兵。”朱祐樘道。

萧敬道:“陛下,河套之地,尚且还有火筛的蒙郭勒津部,若是他……心怀不轨,只怕出兵之事,会带来恶果。”

朱祐樘厉声道:“火筛这般狼子野心之人,朕早就不信他了,他名义归顺大明,这两年可有为边镇抵御哪怕鞑靼的一兵一卒?既然身为异族之人,其心也必定不会向着大明一边,趁机将他剿灭,也可!”

萧敬心中很着急。

皇帝这是太心切了。

发现火筛在关键时候不帮大明一边,就在这种多事之秋,还要连带火筛一起剿灭?

火筛本就是大明的大患,如果让火筛跟巴图蒙克联合在一起,那大明的边地可就真的要倒霉了。

……

……

内阁。

刘健三人整理了过去几日的战报,所得出的结论,跟秦纮、王琼等人差不多,那就是宁夏这场仗越往下打,大明损失会越大。

“该请陛下,将此战叫停了。”刘健道。

李东阳提醒道:“陛下听不进如此的劝说,从目前京营的调度来看,陛下或有在蓟州用兵的倾向。”

他有如此的判断,是建立在朱祐樘调遣一万京营人马,往蓟州方向靠近的原因。

蓟州镇所在京师跟山海关之间,算是大明东路防线,以往主要是防备朵颜三卫之用的,此番朵颜三卫配合鞑靼小王子对大明用兵,看似是对去年被掏家的“报复”,但很快就被蓟州巡抚王宪带兵给打了回去。

如今朵颜三卫连大宁等曾经的住牧之处,也不敢呆了。

谢迁道:“宾之你是觉得,陛下想从蓟州打出去,转移各处对宁夏之战的注意力?”

宁夏打不过,巴图蒙克也打不过,那咱就关起门来把朵颜三卫再掏一遍。

跟下雨天在家打孩子差不多。

在巴图蒙克那落了下风,丢了面子,就从朵颜三卫身上把面子找回来。

李东阳道:“据王宪所报,朵颜三卫最近半年,即便是在开春入夏这些时候,都不再靠近大明边关之所,此时蓟州用兵的用意不明。”

刘健问道:“你不明,兵部也不明?”

“嗯。”李东阳点头。

皇帝用兵,看起来是跳过了兵部,也没把为何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