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都市言情>大明第一贡生> 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恩大惠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恩大惠(2 / 3)

张懋却又赶紧让人将张锐给叫过来。

“小公爷,您可要小心应对,公爷今日看上去脾气不太好。”有人提醒张锐。

“嗯。”

张锐知道自己的父亲还在生闷气,他径直进入到总兵府内。

跟父亲见面,张锐随即将他当日所探知的情况,跟张懋详细说明:“之前按照朝廷的调文,会从偏关城塞内调动四千九百人配合出兵,但实际调动只能有两千七百人,这已是满打满算。再从周边土堡调兵,西边三处堡垒,能调过来一千一百人,东边少一些,有六百四十人上下……加上从关内调过来运送粮草的补给兵,大概还有个四五百人……这些人没法拿兵器打仗,就算是临时拿了兵器也无法射箭,最多是能用刀枪等护送一下粮草……”

张懋本来心情就不好,听儿子说的话,他登时眉头紧皱。

还没等张锐说完,张懋便伸手打断道:“怎么这么乱?朝廷让调多少兵,他们给配上就行,难道还想缩编不成?”

张锐无奈道:“最初我也是这么跟地方上说的,但他们的意思,偏关周边从弘治十一年冬天威宁侯在这里治军时就给缩编了,是因为先有军户逃户,军户无法满编,所以威宁侯才给缩编的。”

“王威宁?他……”

张懋很无语。

一个死去快三年的人,居然会对他张懋形成影响?

感情你们这群人,三年前就给我挖坑呢?

张锐道:“这两年西北局势稳定,且大明兵锋强盛,军户不足的情况其实已大为好转,但因为有先前威宁侯上报缩编之事,后来就算是有兵员能补充,朝廷也没有准允,也就以当时的编制人数给定下来。”

“好么,有兵也不增加,朝廷还真是会节省开支。”张懋差点想骂娘。

张锐无奈望着他这位老父亲,道:“父帅,其实咱京营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这几年不也是兵员不足吗?只是没报上去,朝廷还没重视起来而已。”

“闭嘴!”张懋不想跟儿子探讨这问题。

京营兵马不足的问题,张懋可不想主动去揭出来,但其实京师防备问题缺兵少粮的情况已经很严重。

要是京营士兵足够,也不会有正德时期,朱厚照调外四家人马换戍京师。

张锐道:“如今偏关一处的情况尚且如此,其他的地方情况也不会太好,陛下本已下旨给调五万到六万兵马,现在看来……只有我们从京营带出来的三千将士才是满编的,剩下的……临时拼凑,从偏关出兵时,最多能带个七八千的兵马已很好,再集合各处兵马,也就……两三万的样子。”

张懋眉头紧锁道:“再缺,也不至于缺到如此程度吧?”

张锐叹道:“父亲或是多年未曾在西北领兵,不知这边的情况,据说保国公名义上带兵五万,但其实满编也不过才四万左右,其中还有不少是拉的壮丁,西北将士的日子辛苦,逃户太多……想京师那富庶之地,尚且做不到满编,西北又怎会兵员充足呢?”

张懋的双眉跳动了几下。

儿子这话,分明也是在讽刺于他。

他不是多年未曾在西北领兵,而是从来没在西北领兵,至于京师的情况他是知情的,却一直没有重视起来,一直到现在他亲自上阵领兵,才回到兵员不足所带来的恶果。

那就是想打仗,没人!

“能调多少调多少,这两日必须要出兵,否则为父就要步朱某人的后尘了,再把各处的将领全都叫到我这里来,我要找他们训话!”

不给兵,那就强行征。

张锐道:“那父亲,您不上奏陛下,请陛下给咱……做主?”

“哼!”张懋道,“你当为父不知道那些人的用意吗?他们就是让老夫知难而退,如果连兵我都搞不到,还要让朝廷从千里之外给我调,那他人不笑话我张某人?先前朱某人在西北带兵时,可有跟朝廷诉苦过?”

张锐想了想,摇头道:“他是没诉苦,但结果,可能不太好。”

张懋怒道:“你是替为父分忧解难的,不是来拆台的,咱家的兴衰就看这一战,你可不能给老子扯后腿。”

张锐道:“那父亲,您要不要先看看张先生给您留下的锦囊?”

“狗屁!”张懋骂骂咧咧道,“你儿子称呼他先生也就罢了,你称呼他先生是几个意思?不要以为他对你有救命之恩,就把他当成神仙,在都督府,是他死我亡的格局,大事你要分清了!可不要被一点小恩小惠蒙住双目。”

“是。”

张锐嘴上应了,心里却在琢磨,这都是救命之恩了,还算是小恩小惠?

那怎样才是大恩大惠?

……

……

张懋继续在偏头关折腾。

而朝廷很快给张懋指定了新的偏关巡抚,且还是个“老能人”,正是之前在宣府当巡抚,后来要被调去京师当侍郎,却坚持告老还乡的马中锡。

老马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当年他跟马仪的矛盾,闹到地方将帅不和,甚至对张周多加挑剔,但也因为他并不是张周的嫡系,且还因为获得张周西北带兵的“恩惠”,得到军功嘉奖,所以他成为两边不讨好的人物。

传统文臣会把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