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乡试(2 / 2)

神一直飘忽在外,仿佛觉得自己还是在号院,狂喜之后是犹疑。

他真的中了?

在书院的考核中,庄绍宗的名次并不靠前,经常徘徊在□□名间,没想到竟然是他中了。

三十多名考生,三人中正榜,二人上副榜。苏山长就像丰收的农夫,一整天都在笑。

“东山书院,东山书院,咱们汝县文风又东山再起了!”苏山长与每一个接触的人不断重复着这句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百年后的今天,东山书院结出了硕果,一举打破记录。

中乡试副榜不能如正榜一般可以继续参考会试,对于考生是个安慰,说明他只差一点点,努努力或许运气好些下一科就可以考中。

今年更是有不同寻常的含义,副榜上的人只要不出意外就可能名列八月秋闱的正榜。

不过,这些都和庄绍宗没有关系了。虽然是擦边入选,但毕竟是入选,无须再同这些秀才争夺名额了。

他以后将与乡试擢选出来的那些更有天赋更加努力的举人们竞争,而频频折戟会试的人枕藉于道。

“以后不可懈怠,继续努力!”折戟会试的苏山长欣慰对着庄绍宗道。

庄绍宗拱手道:“小子谨遵山长教诲。”

中榜的几人参加完宴会,就马不停蹄地回家中,与家人分享喜悦。

这份喜悦比他们的脚程快多了。庄绍耀得知后,挥着拳头,兴奋道:“太好了!”

“太好了!二哥好厉害。”沈绍祖高兴地几乎跳起来道。。

庄家又是发喜钱,又是待客,又是期盼正主回来,忙得不亦乐乎。这些热闹自是不提。

热闹散去,庄绍宗又开始在家中攻读。这次低空划过,按道理参加明年的会试是有些不自量力。

但是若不学习,永远是不自量力。离会试还有一年,万一他能达到会试的水平呢。

会试又不看年纪与学习时间的长短。

好在庄家有经验,庄绍宗按之前庄绍光的笔记先复习,又写信去请教苏山长,苏山长也是倾囊相助。

苏蕙仙从回来后,就接手了家中大小事务,无论是宴请宾客,还是说话处事都十分合一家老小心意。

前年,庄绍宗与曹阿宝订了婚事,请了九月的婚期,如今快要到下聘礼。

曹家豪富。苏蕙仙拿不定主意,来与庄进沈母商议。

苏蕙仙道:“爹娘,家里我算了下还有五百多两银子,咱们与曹家下聘是什么章程,此事事关重大,我不敢擅专,还请你二老示下。”

庄家家底薄,加上老大庄绍光接二连三地写信,叮嘱家人不要收无关人等的银子,再加上办宴会花了一些,因而只剩下这么多。

庄进想了想,道:“你是老大媳妇,老二媳妇总不能越过你。”

沈母听到这话,转头看向苏蕙仙。苏蕙仙当年嫁来的时候,庄绍光只中了秀才,庄家资产薄,下聘花的三十两银子,几乎将家底掏空。

苏山长真心看好庄绍光的前程,又心疼女儿,给三女儿置办嫁妆,又送了二百两银子的压箱底钱。

但是,曹家这次送来的贺仪就是二百两银子外加十匹绢。

苏蕙仙摇头道:“爹,咱们家光景渐渐好起来,媳妇想不必拘着过去的旧例。曹家诚心做亲戚,咱们也不能因为旧例就委屈了人家姑娘。”

“爹娘待夫君与二弟一样,夫君闲谈时曾我说过爹娘对我的重视。二弟如今娶亲,家中自然也是对曹小姐与我一样看待。”

沈母笑起来,道:“行,果然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姑娘,说话做事就与别人不同。咱家才起来几年,与曹家的家财相比不值得一提。人家将女儿嫁过来,咱们自然是与亲生女儿一样相待。”

庄进颔首,对苏蕙仙道:“你是长嫂,又见过大世面,宗哥的婚事,你就操持着,遇到不决的事情,与你母亲商议就是。我有事先去了。”

“是。”苏蕙仙笑着送走公爹后,悄悄松了一口气,转而与母亲商议起下聘礼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