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还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目标,被三面包围的日军二,八两个师团想灭了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不如叫龙腾公司怎么样?”傅作义看着杨丰胸前那条张牙舞爪的金龙说道。
“这个名字好,有气势!”庞炳勋立刻拍马屁道,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既然大家都赞同,那就叫龙腾。”杨丰满面春风地说道。
一帮军阀们自然没有意见,说到底他们也没付出多少东西,虽然出兵要掏军费。可问题是谁也不会用私产养军,都是地方税收在供着,但龙腾公司的股份却是自己的,这个帐很好算,无非也就是真赚了钱以后分给手下将领些,至于普通老百姓。喊几句口号忽悠一下就行了,这种事情操作起来非常简单。
这个结果让杨丰很满意,他一直就头疼这帮家伙缺乏进取精神,对东北缺乏主动进攻的兴趣,尤其是李杜在热河壮大以后,这些家伙都看出来自己没有直接危险了,都有点松懈,这下子便彻底把他们那贪婪的本性调动起来了。
要知道杨大老板的最终目标,可是真就像他设想的那样。跑到朝鲜和日本去跑马圈地,虽然这个目标有点过于遥远,但也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度就这样定了下来,至于南京对这件事的态度,根本不在这些家伙考虑范围之内,反正光头佬现在早就不搭理他们了,既然这样他们也就没必要搭理光头佬。
另外还需要解决这个参谋长联席会议主持的人选,虽然这个职位听起来比较雷人。但杨丰还是不准备使用主xi这个带有官方味道的名字。
“这还有什么好选的,你自己找一个就是了。我看让孙抚民负责就行,我们这些都是一帮大老粗,也玩不了这种精细活儿。”孙殿英说道。
杨丰本人也是这样想的,其他人还真没这本事,可这样一来孙立人的担子就太重了,他现在要负责保安师几万人马的日常训练。还有整个平津的防务部署,本身已经够忙的了,如果再加上这一摊子恐怕分身乏术。
缺人哪!上哪儿去再弄个名将呢?杨丰感觉有些头疼,虽然保安师这些年自己培养的人才也不少,但杨丰对这些原本历史上没有名字的人总是不太放心。他还是比较倾向于弄几个经过历史检验了的。
黄百韬好像现在混得很不怎么样,如果把他弄来呢?他忽然想起一个名字,小黄同志可是一个人才,真正的人才,要不是让何基沣给卖了,最后这天下到底是谁家的,还真就不好说。
他是天津人,而且是跟着李纯起家的,这个就很简单了,虽然这货死了十几年,但他的旧部还有不少在天津,随便找一个认识的写信给黄百韬,至于光头佬那里,他不是还想从装甲突击群弄个团长吗?那就交换一下。
李纯旧部里面还真有一个他认识的,天津国学研究社的社长李廷玉,这老头虽然在历史上默默无闻,但却绝对是个被埋没的高人,辛亥革命南京之战中把革命军打得血流成河的就是这家伙,李纯死后不久他也辞去江西省长职位,然后回天津隐居,不但搞了个国学研究社,而且还搞了个国医学院专门研究中医,同时免费给穷人义诊,实际上他现在还是众议院的议员。
“实忱公,一切可就拜托您了。”杨丰亲自上门,把这活儿托付给了李廷玉。
“这倒是小事一件,不过说起来这么多年过去,你要是不提起,我还真忘了有这么个人,现在想想好像是一个挺本分的小伙子,就是不知道现在还给不给我这老头面子。”李廷玉笑着说道。
“没事,晚辈说句实话,就是借您把信传给他,南京方面现在想从保安师调个人给他们带装甲兵,我正好和他们交换一下。”杨丰说道。
“那我就放心了。”李廷玉点了点头说。
“这个人真那么有本事?”他接着又很好奇地问道,要知道杨大老板军中一般很少从外面挖人,唯一挖来的孙立人那绝对是真材实料,现在他又对这个黄百韬如此上心,那就是说这个当年的传令兵,才能至少不下于孙立人。
“怎么说呢?绝对的千里马。”杨丰说道。
至于光头佬那里就更好办了,虽然他对黄百韬也算赏识,但毕竟这货不是黄埔的,这样的人不是惊才绝艳他是没兴趣的,用一个可有可无的杂牌少将,跟杨丰换一个宝贵的装甲兵指挥官那绝对不亏。
实际上黄百韬现在已经坐了冷板凳。他原本是徐源泉手下的师长,后来被光头佬弄到陆军大学去进修,说是进修实际上就是借机会剥夺兵权,反正一修好几年,原部队早成别人的了,等他毕业想回去基本也就不可能了。然后随随便便扔个地方当副职,副几年就闲起来,闲几年再养起来,杂牌一般都这命运,更何况他那个牌还不是一般杂。
就在黄百韬接到让他到平津保安师担任一个莫名其妙的国防部特派员的时候,杨丰也给光头佬准备好了装甲兵指挥官。
“明川啊,你此去南京可是身负重任,你不但是去带兵的,更是一台播种机。杨丰顿了一下,感觉这个词有点容易让人产生特别的联想。
不过在他面前站得笔挺的装甲突击群第二团团长杨明川很显然想象力没有他那么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