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历史军事>乱世栋梁> 第277章 王国克生,维周之桢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7章 王国克生,维周之桢(1 / 2)

皇宫,李笠正在面君,准备接受嘉奖,这是必然的事情,不过出乎意料的是,皇太子萧大器也在。

萧大器今年二十六岁,如其父一般,样貌堂堂,风度翩翩。

萧纲却不急着宣布‘结果’,而是和李笠聊起来,聊自从他随着西昌侯出征以来,如何行军,如何打仗,如何策划等等。

李笠当然不会傻傻的说流水账,天子日理万机,没那么多时间听他长篇大论,所以简要介绍起自己的作战经历。

不忘适当吹捧西昌侯,以及其他将领。

萧大器听着听着,对李笠有了新看法:这位年纪轻轻,怎么给人的感觉,如同历年多年的中年官员?

萧大器听父亲说过,西昌侯对李笠的评价很高:年轻有为,少年老成,知进退,识大体。

西昌侯萧渊藻平日里很少夸人,如今这么夸李笠,且是在天子这里夸,可见并非场面话。

萧大器仔细看过几次捷报,也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明明李笠许多战功都是自己立下的,表功时总是不忘说西昌侯的决策之功、友军的助战之劳。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将领,应该是年轻气盛、锋芒毕露,李笠行事却如此收敛,让萧大器印象深刻。

又见李笠交谈时说的是建康口音官话,来了兴致,趁着说话间隙,问:“李将军不是鄱阳人么?说话口音,一点也听不出。”

李笠赶紧回答:“回殿下,末将当初刚来建康,因为说话口音重,所以闹了许多笑话,便特意请人来教,学了建康官话。”

“李将军平日在家中,说的是家乡话吧,谁与将军练官话?”

“回殿下,末将雇了建康人做杂务,平日里有空就聊天,免得忘了。”

萧纲见儿子和李笠交谈,没有打断,今日他让太子来旁听,就是要让儿子见见李笠,毕竟,两人年纪相近,而他已经年近五旬了。

父亲活了八十多岁,他不敢奢望自己也能活这么久,正所谓五十知天命,他得为儿子做些安排。

即便他能够在位二十年,届时李笠也不过四十出头,正值壮年,儿子将来继位,依旧用得着。

想着想着,萧纲想到了时局。

虽然西贼占了安陆,岳阳王、河东王以及邵陵王的动向越来越让人不安,但侯景伏法,让萧纲高兴不已。

他可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也可以向朝野内外证明自己的能力,待得侯景余党被剿灭,他就能腾出手来,做其他事情。

譬如,解决那三个蠢蠢欲动的藩王。

对于李笠而言,侯景伏法,大快人心,他在回建康的路上,已经听说了侯景的结局。

首先是“献俘太庙”,侯景及其大将宋子仙等俘虏,被押到太庙,当着萧纲及文武百官的面,由有司宣读诸般罪行。

然后除侯景之外,其余党羽斩首。

接着,侯景被押上牛车,开始游街,建康城内万人空巷,百姓‘夹道欢迎’,用各种蔬菜水果‘招待’侯景。

现场几近失控,十分热闹。

最后,在朱雀门对侯景施脔割之刑,其皮肉被百姓分食,头颅砍下、蒸煮,上漆后存于武库。

这是王莽的待遇。

“李卿。”萧纲问,李笠赶紧抖起精神,却听对方问:“可有字?”

“末将未有字,家父早亡,又无宗亲长辈,也未曾读书,没有师长。”

“既如此,朕为你取字吧。”

皇帝给臣子赐字,这是殊荣,李笠赶紧行礼:“末将谢陛下赐字。”

“李卿可熟读《诗经》?”

“回陛下,末将只是略知皮毛。”

“文王之什,文王...”萧纲缓缓说着,“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王国克生,维周之桢。”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李卿年纪轻轻,却屡立战功,解台城之围,复寿阳、钟离要地,又连破侯逆叛军,最后水淹敌营,活捉侯逆....”

“朕便从‘维周之桢’中,取‘维桢’二字,赐予李卿。”

李笠听不懂这“维桢”什么意思,更不懂“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是什么意思,但不可能当场问,赶紧叩谢:

“谢陛下赐字!”

从今日起,他就是“在下鄱阳李笠,字维桢”了。

眼见皇帝差不多要‘宣布结果’,李笠说:“末将此次出征,一路所见所闻,触目惊心。”

“嗯?李卿见了什么?”

“侯逆祸乱淮南、江南,各地民生凋敝,百姓流离失所,想来朝廷事后恢复民生,开支必然大增,但税收却会大减。”

这话确实没错,不过此事和李笠无关,萧纲没有打断,默默听着。

“收入变少,却很难加税,因为百姓承受不了;支出增加,却不能节省,因为不止要恢复民生,还得调集钱粮,让官军收复司州,外御强敌,内剿逆贼。”

“收少,支多,恐怕,恐怕过得数年,国库便会消耗一空,届时,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萧纲喃喃着,这个比喻他第一次听说,觉得很形象。

确实,国库吃紧,又不好加税过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