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袅袅春腰> 第 67 章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67 章(2 / 11)

不能也让殿下纳入后宫,补偿终身呢?再者县君虽生就女流,却通大义,晓世情,知民生之艰,堪为妇人表率,如此良女,入殿下后宫,岂非一举两得?臣心想翠屏县君出身于商贾,或许是身份上低了一些,比不得侯门贵女,便考虑到齐宣大长公主善于做媒,不妨令公主引荐。谁知,谁知太子殿下……”

郑勰演得颇为逼真,仿佛立刻就要泪洒当场。

圣人掌中攥着朱笔,一时未动,也未出声。

太子同他阿耶一般,情有独钟,他既仰慕于师氏,眼底便再容不下旁人,纵然还有如花美眷、天赐良缘,于他眼中,也不过如秋后之叶,倦怠赐予一眼。

且不提这郑勰究竟是好意,还是歹意,太子的反应却让圣人更加明白了,太子对师氏早已情不知所起,一往

而深。知子莫若父,既是如此,只要他们恩爱,他自不会让闲杂之人搅扰了他们相好。

圣人皱眉道:“翠屏县君固然是节烈女子,你既如此中意,不妨自纳为妾,逼着太子纳妾,是何道理?他尚未大婚,便先娶妾室,这是要宠妾灭妻,教天下人看了皇家的笑话?”

郑勰惊呆了,圣人居然能偏心到这份上,亏欠了人家翠屏县君的,是宁恪,又非他郑勰。

情绪一激动,脸上再度感到火辣辣的疼。

着急上火,连牙也开始作祟起来,牙龈开始干燥起泡。

他捂着肿痛的牙龈,悲哀地道:“圣人……”

“好了,”圣人自鎏金椅上起身,抻抻筋骨,皱起眉道,“须为十七年前妖道谶语负责的是朕,太子当年不过幼童稚子,多年以来被蒙在鼓中,他能知晓何事,又要为此弥补什么愧疚?朕已经为此降下了罪己诏,贵妃步步紧逼,倒不像是为太子好,反而像不遗余力地提醒着朕的过失,这是不放过朕呐。”

郑贵妃心里直翻了一百八十个白眼儿,嘴头上却道着“臣妾不敢”,柔弱地匍匐在了冰凉的地板上。

这老皇帝,真是昏聩得没有救了,他现在的身子也一日比一日不中用,一旦太子顺理成章地继任大统,往后焉能留有郑氏一席之地在?

看来她须得在那日之前,先发动兵乱,借汉王之手杀了宁庶安父子,好顺顺当当扶植宁怿登基。

郑贵妃的眼眸划过一抹戾色,掌心始终贴向地面,花容垂地,仿佛受了不小的惊吓。

待郑贵妃领着郑勰回去之后,王石前来为圣人沏茶,圣人既要深夜批阅奏折,还要应付郑贵妃姑侄,是该醒醒神了。

王石见陛下也无心再阅览折章,斗胆道:“汉王勾结宫中势力,陛下早已心知肚明,为何还纵容郑氏?”

圣人道:“朕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太子即位是迟早的事,但他才一十岁,纵然天赋异禀,可经验不足,料理一个国家绝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托付这偌大江山,朕也有些不放心。有些泥鳅在此兴风作浪,是朕给太子即位前的最后一道考验。”

王石佝偻着腰,眯着一双老眼,道:“圣人您真是良苦用心。”

圣人望向跳跃的烛火,灯影幽邃,他的思绪恍若回到了那个长安城中草长鸢飞的春日,风吹起少女的幂篱,眼前浮现出檐纱下清隽倾国的芳容。

朦胧见,鬼灯一线,露出桃花面。

“朕惟愿,待朕百年后,你来朕坟前,告诉朕一声,朕教子有方,天下安定。朕,死而不枉。”

王石如受了一道惊雷,雷电劈在他的背上,吓得他脸孔发白,战战兢兢地跪在了圣人跟前:“陛下千秋万岁,切不可提这个字。”

宫人惶恐,只是溜须拍马,其实再没有人比王石更了解,他的身体状况了。

近来,他已经不止一次地在清醒的状态下,看见了皇后。

他想,大抵用不了太久,他便能去见与他分别了多年的爱妻了。

这让他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时,似乎也多了些许期待。

*

天光放亮,宿醉一夜的太子殿下,终于软红帐中苏醒。

甫一睁开眼,便见到身旁睡得正熟的,他的太子妃师般般。

少女呼吸轻而匀,好似有一层桃花粉的雾光笼罩在她瓷白清莹的面颊上,肌肤剔透,绿鬓淳浓染春烟。

她睡得很熟,他醒过来了,手掌大着胆子贴向她的脸颊,她都没有发现。

就着晨曦的光泽,宁烟屿把上身稍稍倾开一些弧度,凝视着身下少女的倩影,只见她长长的上翘的眼睫之下,挂了两团淡淡的乌青。

像是昨夜未能睡好,才刚刚歇下。

宁烟屿揉了一下自己还有些酸胀的头,回忆起了昨夜的一些事。

姑母千秋宴上发生的一切,他都还记得一清一楚,但出了千秋宴,上马车之后,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却偏偏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了。

若定要强行深想,便感到无比头痛。这便是饮酒的坏处。

昨夜的确不该贪杯。

宁烟屿见到她眼下的乌青色,便不敢再打扰了她难得的好眠,起身下榻。

春纤与夏柔等到天色大亮,见太子殿下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地自寝屋里出来,两人一同迎了上去。

宁烟屿道:“早膳孤不在行辕用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