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哑口无言,秦二郎面色发青。倒是李青月心情极好,这秦二郎一看就让人不舒服,不说厚颜无耻,就说他爹还在路上走着,比他年龄大些的叔叔伯伯都没说什么,他倒是毫不客气。
刚到镇上,秦二郎就着急下了车,李青月和张氏也在不远处下了车,张氏想着带李青月去医馆看看脑子,带着李青月见人就打听医馆在哪,李青月跟在旁边实在觉得丢人,跟张氏解释道:“娘,我没病,真的没病。”
“听娘的话,去检查检查脑子,今天早上你不知道你吃饭的样子。”张氏想想有些后怕,都怪自己吓到了孩子,万一有个好歹,她不得内疚死?
“哎呀娘,那是我在想事情,我没事,别浪费那个冤枉钱。”李青月解释道。
张氏看她现在好好的,质疑的问道:“真的没事?”
李青月点点头:“嗯,没事。”
张氏心中决定,再有一次一定带她去医馆看看:“既然没事,那就陪娘去绣庄,拿一些活回家绣一绣。”
李青月点头应下,正好她去看看绣庄里都有什么,看看她能设计点什么好玩的,好用的。
绣庄不像她想像的那般无趣,好玩的东西真不少,琳琅满目,和电视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碎布头做的发带也不少,绣品也是各式各样的摆放在面前,首饰钗子也各种各样映入眼帘,一时让她挪不开眼。
“怎么了,喜欢上哪个?只能买一个。”张氏看李青月的眼睛都快贴到这些东西上了,就出言让她挑一个发带,也是作为一种补偿。
李青月摇摇头:“没有,不用了娘。”李青月暗自想着,这古代的绣品还真丰富,连发带和钗子都如此好看,让她毫无下手的机会,她觉得做皮筋无望了,这古人会不会用不说,这发带的样式就足以让大姑娘小媳妇的跑断腿了,那她就做小夹子,针对小娃娃,还有那个什么大大的一团红花似的皮筋,她就做成发带,系在头发上再弄个蝴蝶结,就像年画里的娃娃似的,喜庆急了,等过年过节的时候一定好卖。
想好了主意,做好了成算,看着张氏已经买好了要用的绣布和针线,她冲着店家娘子道:“姐姐,有没有不用的废料啊,我想买一些。”
张氏看着李青月,总觉得她又想搞些幺蛾子:“你要不用的布料做什么?我已经买好了要用的东西,不用你操心。”
李青月做乖巧状:“娘,我不是想着买发带太贵了,就想着买些不要的布料回去自己缝,到时候我和姐姐妹妹都有新发带用了。”
张氏一听觉得自己误会了李青月,再细品李青月说的也是那个理,就问那店家:“你们这有不要的废料吗?多少钱一斤?”
那娘子看着柜台下的小女孩,心中好感连连,小小的孩子就想着家中的姐妹,最主要的是刚刚还叫她姐姐,回道:“这孩子可真乖,这废料还真有,本来是打算留着缝补衣裳的,你们要是要啊,就十文钱带走行了,不过这外面包着的布我可不能给你啊!”
那娘子一边说着一边进了里屋去拿东西,张氏一听十文钱也不贵,就算是发带用不完,还能留着补衣服,便没阻止。
等那店家拿出一大包的时候,两个人都有点傻眼,张氏讷讷道:“这么多怎么拿走?”驴车又不在旁边,没办法一股脑的倒上去,又不给这外面的布。
这外面的灰布并不好看,甚至还有些发霉,不过买来给李小山做农活穿也不错,张氏便又问:“这外面的这块布怎么卖?”
“这块布虽然不大,但做件衣服肯定是够了,你们要去买的话,一共给我四十文就是了。”张氏一听,三十文就能买一件衣裳,自是喜得合不拢嘴,连价格都没压,痛痛快快的付了钱,看的李青月目瞪口呆,过去,自古以来女人都不能看见打折的东西。
张氏高兴的背着东西去自家男人干活的地方,驴车就停在那附近,她得把包袱放在车上,然后再带着女儿逛逛街市,儿子和另外两个女儿都在家里,中午她应该买几个烧饼回去,给孩子们打打牙祭。
跟李小山说好了车上的东西由他晚上带回去,娘家就去逛街了,李青月怀里揣着银子,看见什么好吃的都想买个来尝尝,可惜张氏就在旁边,她只能乖乖的跟在她身后。
张氏倒是买了两根大骨头熬汤喝,说是大骨头就真的是骨头,一丁点的肉都没有,李青月看着她扣扣搜搜的付了五文钱,连想死的心都有了。
看着张氏在等烧饼,李青月趁机道:“娘,我想吃糖人,能不能买一个。”
张氏想起车上李二山说的话,从钱包里拿出两文钱给她:“去买吧,给妹妹带一个。”
李青月点了点头跑去了,名义上是在买糖人,其实是看上了糖人铺子旁边的熟食店,她给卖糖人的付了钱,就站在两家铺子中间,偷偷摸摸的买了一斤熟食,让店家给用油纸包好了放进怀里。
你看,张氏不支持她买好吃的,她能怎么办?只能吃独食了呗。
等李青月这边好了,跑到张氏身边时,烧饼也刚刚好,母女两个就要靠着腿脚走回村里,好巧不巧,又遇上了秦二郎。
他倒是脸皮厚,看着张氏手中刚刚接过的烧饼道:“婶子真是有钱,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