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 第 96 章 联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96 章 联手(2 / 5)

娘也不置可否。

虽然从未有人跟他说过原因,可他就是知道,额娘不肯生自己的孩子,是因为自己。

这些年嫡子的事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在他心上,压得他透不过气,左右为难。

他小时候陪在额娘身边,承欢膝下,如今他长大了,搬出了坤宁宫,额娘闲下来会不会感觉寂寞呢?

同时他又忍不住地害怕,害怕额娘有了自己的孩子会把所有的爱都给那个孩子,而忽略他。

小时候他盼着长大,长大之后他就能反过来保护额娘了。可真的长大,他又想回到小时候,那样他就能无所顾忌地扑在额娘怀中撒娇,拉着额娘的手睡去。

郝如月收起手帕,看向太子,像朋友一样对

他倾诉:“额娘不生孩子,是因为缘分没到,等缘分到了,自然就有了。与你没有关系,与所有人都没有关系。”

原来是这样,额娘从未骗过自己,也没必要在这件事上骗自己,太子相信了:“额娘放心,等弟弟或妹妹生下来,我会对他们好的!”

这个郝如月并不担心,太子从小就是个好哥哥,对其他弟弟妹妹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她的孩子了:“那额娘就先替他们谢谢太子哥哥了。”

太子这才笑起来,亲手给郝如月布菜。

几日后,皇上叫了太子去南书房问话:“为什么只让李光地跪着授课?”

连跪几日,李光地终于在课堂上体力不支晕了过去。

太子知道汗阿玛要恼,进门便行了跪礼。果然汗阿玛没有叫起,他便跪着回话:“回汗阿玛的话,前几日李光地给儿臣授课,本该讲《史记》中《五帝本纪》尧帝那篇,他却故意跳过去,给儿臣讲了舜的故事。”

临时调课很正常,之前又不是没有过,康熙扬眉:“就因为这个?”

太子摇头:“那天内务府来人,说毓庆宫的装潢定下来了,请詹事府众人去毓庆宫选衙署的位置。之前的装潢奢华,而定下来的相对朴素,詹事府众人都有些不满。内务府来人说是皇上和皇后的意思,便也无人敢说什么。”

说着太子抬眸看皇上:“之后是李光地授课,他跳过尧帝篇,给儿臣讲了舜帝的故事。”

康熙熟读《史记》,自然知道舜帝的故事。在这个当口,故意调课,给太子讲这个故事,确实耐人寻味。

太子睡下眼:“他还说舜帝是愚孝,不过仗着天命所归才能苟活,让儿臣不要学舜。”

果然别有用心,康熙气笑了:“那你是怎么想的?”

太子仍旧垂着眼,缓缓说:“百善孝为先,儿臣对他的话并不认同。可他是汗阿玛给儿臣挑的少詹士,儿臣不敢违逆君父,便让他跪着反省。”

康熙示意梁九功扶太子起来,笑着夸他处置得当。

哪知道太子的话还没说完:“李光地给儿臣授课的时候,常常不经意提起他曾经千里驱驰,为朝廷献计献策的功劳。儿臣也没想到,能千里驱驰的人,身子骨竟这样柔弱,只跪了几日,每日跪半个时辰,就晕倒了。”

显然是对太子的处置不满,以奴欺主。

李光地才高不假,对朝廷有功也是真,康熙很欣赏他。

所以皇后以貌取人,说李光地不合适留在詹事府的时候,康熙并没当回事。

他万万没想到,李光地竟然是个有才无德之辈。

理论上,圣明君主应该亲贤臣远小人,但在实际操作中,贤臣和小人都要用。

不过要分开用,有取舍地用。

比如太子的詹事府,就不是一个以才取人的地方,而是应该选德才兼备,甚至德更突出的人,辅佐太子。

太子的詹事府由满、汉两套人马组成,太子年纪还小,康熙本来只想设两个詹士教太子读

书。

之所以为李光地临时增加了一个少詹士的编制,就是因为他这样才德兼备的人,委实难得。

能写出蜡丸疏,助朝廷平叛,此人的才能自不必说。

关键康熙还听说,李光地在写这份蜡丸疏之前,曾经见过耿精忠。面对耿精忠高官厚禄的收买,李光地毫不动心,而是虚以为蛇,与之周旋,为朝廷出兵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忠君爱国,大义凛然,足够让康熙为他破例。

哪知道这样的李光地,居然对孝道嗤之以鼻,还敢暗戳戳挑拨太子与皇后之间的关系。

这一下便触到了康熙的逆鳞,神仙也救不得了。

于是以身娇体弱为由,把李光地一脚踢出詹事府,踢回翰林院修书去了。

恰在此时,有御史弹劾李光地冒领军功、卖友求荣、欺君罔上三项大罪。

这事若放在从前,康熙多半不会理。

人红是非多,每个朝代都不能免俗,康熙早习惯了。

可有了太子告状的引子,李光地在康熙心里被贴上了有才无德的标签,此时再看御史的弹劾,康熙决定还是查一查。

被踢回翰林院修书,李光地反而觉得解脱了,不必每日跪着给太子授课,看太子冷脸,被同行挤兑。

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与其埋没在詹事府,倒不如出来给皇上打工。

皇上今年才二十七岁,往后的日子还长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