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众人将大事说完了, 魏其侯世子窦成屹悄悄上了周阳侯田胜的马车, 跟着出了修成君府。
反正他穿的就是奴仆的衣裳,去哪里也不显眼。
田胜显然对在自己马车上见到窦成屹丝毫不意外, 抬手就将手里的一杯碧螺春递给了窦成屹,“虽然皇后狐媚乱国, 但是她捣鼓出来的这些个茶,我还是颇为赞赏的。”
“商户出身, 也就这点眼界了。” 窦成屹接过茶盏,目露不屑。
士农工商,是传承多久的祖宗教诲。卓文君这个商户女,不仅不再打压商户,反倒鼓励行商。汉室的江山社稷, 迟早要败在刘彻跟卓文君这两个人手上。
“但是我们倒要感激陛下跟皇后, 他们放开了宵禁, 连路引都不需要了”田胜摇着手里的折扇,笑得开怀, “我们将人引入长安城,还是王爷他们引兵,都便当了不知多少。”
若是换成了在高祖,孝文帝还是孝景帝之时,去到哪里都需要有路引, 更何况是帝都的长安。只怕要把人的祖宗都给查清楚了,才能让人进到长安。
可如今,刘彻以皇后大安为由, 不仅放开了全国诸郡县的路引,还取消了丁税。
不需要路引,百姓们就可以随意去任何地方。取消了丁税,不再按照人丁征税,百姓们就能养下更多的人丁。
人多固然是多子多福,但四处走动,就是动乱的根源。
把人绑在原地,绑在土地上,才是最便于朝廷监管的。
尤其是卓文君跟苏季顼建了泾渭学宫之后,天下文气大盛,议论国是,畅谈经典,叙话子集,成了长安城乃至整个汉室的风尚。泾渭学宫有了藏书楼之后,从汉室各地,甚至是远在边疆的百姓都不远万里前来阅览。
更有从汉室各地,经过千辛万苦逃脱了焚书坑儒的士子学人,将自己的藏书也放入泾渭学宫。
因为他们的藏书已然是孤本乃至于绝本,虽然是稀世珍宝,但是如果不抄录流传,就将永远湮灭于世间,不为人所知。可这个世道,竹简的保存着实艰难,而书卷之所以成为书卷,就是为了流传于后世。
这些人把极为珍贵的竹简送到泾渭学宫,抄录成纸质的书卷,供世人阅览。
时下的汉室,文风之鼎盛,学说之繁茂,人员之流通,已然到了先孝景帝时期想都不敢想的景象。
“卓文君一个商户女,哪里能明白祖宗家法,哪里懂得农耕之重,反倒除了祖宗定下的路引宵禁,刘彻还跟着他胡闹”田胜是刘彻的舅父,私下里从来没看上过这个外甥的行事,“也不知卓文君有什么好的,把刘彻迷得这么三迷五道的。”
马车在街市里走着,街道上小贩的叫卖声络绎不绝,街口不停传来一声声的“烧饼,好吃的烧饼啊”。到处都是行走的商贩跟行人。以往只有赶圩才有的热闹,如今每日都有。
窦成屹放下掀起的车窗帘子,面目在从车窗透进来的光芒中闪烁不定,低低道,“这一派繁荣…….先父为了替孝景帝平定七王之乱,守住这汉室江山,披肝沥胆,九死一生。王爷跟匈奴同时发难,不说日后如何,若是引狼入室……..纵使他日我到了九泉之下,也无颜面见先父。”
当年七王之乱时,阿翁临危受命驻守荥阳,提防齐国和赵国两路兵马。一旦齐国赵国有共同谋逆之嫌疑,便立时剿灭之。
在那个境地,汉室朝廷已经没有任何多余的兵力支援阿翁,让阿翁去看着齐赵两国,俨然是将阿翁架到了火堆上去烤。但是在那个时候,汉室自己都危如累卵,根本无法顾及得了阿翁。
阿翁是窦太后的亲侄子,是孝景帝的表兄,跟汉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势必要为了汉室江山而尽心竭力。
即便是如此,阿翁最后还是死在了陛下手里。
皇后腹中即便是陛下的嫡长子,生下来也不过只是一个襁褓里嗷嗷待哺的幼儿。要等到这个皇太子长成,至少还有近二十年。
而陛下,未必还有二十年的命。
陛下跟皇后必须,也一定要尽快给皇太子铺路。他们这些依附在刘氏皇族身上的外戚,给汉室造成了近百年外戚之乱的家族,就是陛下跟皇后必要铲除的人。
更何况,汉室跟匈奴之战,非百年不得有终。如此情势下,张次公已经去了朝鲜,卫青带着汉室最精锐的军队去了边疆,陛下就势必会动手剪除窦氏,王氏田氏。
一向无病无痛却暴毙而亡的阿翁,所谓惊惧而死的武安侯田蚡,还有烧成了灰的武安侯府,全数死绝的武安侯府,就是陛下的手笔。
“我知晓王爷跟君侯定然埋了钉子在卫青等人的身边,伺机刺杀” 窦成屹猛地抬起头来,俊美的面容上憔悴却极有精神,目光灼灼地看着田胜,眼中的血丝几乎要溢满整个眼眸,即便是身上的粗布麻赏,也没有减去,这位长安城里高门千金皆愿婚配的魏其侯世子丝毫风仪,“王爷跟君侯就不怕杀了卫青,杀了太仆公孙贺,杀了强弩将军左内史李沮,再挑唆李广跟羽林军期门军的恩怨,会让狼子野心的匈奴人长驱直入,从而踏平长安城,乃至于整个汉室天下吗?”
他阿翁为了汉室呕心沥血,即便死在了陛下手里,也未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