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七年九月初二,崔淼一大早醒来,和沈清、王华一起吃了早饭后,便随着沈清一起前往燕王府请安。
崔淼边走边问:“沈大哥,昨晚忘记问,近来孙平的案子是否有进展?”
原本燕王打算将这个案子交给崔淼,可崔淼母亲去世,打乱了燕王的计划,燕王只好将此事交于沈清,可自从张明死了以后,对方这三年来没有丝毫动作,这让沈清无从查起,时间一久便搁置了起来。
沈清摇摇头,说道:“对方不动,我们便无从查起。”
崔淼微微皱眉,说道:“沈大哥,这件事明显是冲着王爷来的,对方是谁,有何目的,我们现在还摸不着头脑,非常被动。”
沈清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这起案子估计不会再追查下去。”
崔淼顿住脚步,不解的问道:“沈大哥,这是为何?难道王爷心中已然有数?”
沈清看了看四周,说道:“有些猜测,但也只是猜测而已。”
崔淼见状也降低了音量,靠近沈清,小声问道:“沈大哥是如何得知?”
沈清眸光深沉,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猜。是与不是,今日见了王爷便能知晓。”
崔淼没再多问,而是加快脚步向王府走去。在沈清的引领下,崔淼一路无阻的来到燕王的书房门口。王彦见二人走近,连忙迎了过来,躬身行礼道:“小人参见清宁候,见过崔副千户。”
三年前的那场仗,沈清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下旨擢升其清宁候,俸禄2500石,依旧执掌燕山卫,护佑燕王左右。而崔淼也因为突出的表现擢升为副千户,依旧在沈清手底下当差。
沈清微微颔首,崔淼则热情说道:“王舍人,三年未见,风采依旧,不知近来可好?”
王彦笑着答道:“王爷恩典,日子过得还不错。副千户倒是愈发玉树临风,真是让人羡慕!”
崔淼摆摆手,说道:“不瞒你说,我倒是羡慕军中那些汉子,个顶个的膘肥体壮,往那儿一站便气势非凡。”
王彦哈哈一笑,说道:“副千户为人风趣,有机会一定和副千户坐下来慢慢聊,不敢耽搁两位面见王爷,容小人通秉一声。”
王彦进书房通秉,崔淼与沈清则站在
门外等候。沈清有些好奇的问道:“大郎,每每见你对这些内侍都分外热情,这是为何?”
崔淼一怔,随即说道:“沈大哥,这不叫分外热情,这叫尊重。他们是有那么一点缺陷,但和我们并无差别,都是为了生存而战战兢兢的可怜人,谁又比谁高贵?”
沈清定定的看着崔淼,轻声说道:“你总是这样与众不同。”
沈清的声音很小,崔淼没有听清,当他想要发问时,书房的门被拉开,王彦站在门口,恭敬的说道:“两位大人,王爷召见。”
崔淼跟在沈清身后走进书房,齐齐躬身,行礼道:“标下见过王爷,给王爷请安。”
朱棣正在看书,见他们进来,便随意的将书放下,笑着说道:“起吧。詹林今日过来的早些,正好本王闲着无事,就陪本王下几盘棋吧。”
沈清淡淡的应了一声,便坐在了朱棣的下手。朱棣看了看崔淼,说道:“你也别在那儿站着了,过来观棋吧。”
崔淼连忙应声,站到了沈清身旁。
朱棣又看了一眼王彦,王彦会意,从旁边搬了一个凳子放在崔淼身旁,笑着说道:“副千户,王爷赐座。”
崔淼一怔,随即感激的说道:“标下谢过王爷。”
棋盘摆好,朱棣执黑子,沈清执白子,两人你来我往,谁也不让谁,眼睛均散发着好胜的光。如果是懂棋的人,一定看的血脉偾张,只可惜崔淼是个臭棋篓子不说,还有密集恐惧症,一开始还好,越下棋子越多,崔淼便开始眼晕,头晕目眩的感觉,跟晕车别无二致,无奈之下只得转开目光,定定的看着桌上的茶杯。
王彦以为他口渴了,便去茶室泡了茶,一杯给燕王,一杯给沈清,最后一杯才给了他。崔淼端着茶杯感激的笑了笑,并没出声,唯恐打扰两人的思绪。
半个时辰后,朱棣在落下一子后,哈哈大笑起来,说道:“詹林,一子之差,你还是输了。”
沈清说道:“标下下棋本就不如王爷,只输一子已是进步。”
朱棣抿了口茶,说道:“不错,确实长进不小,差一点本王就输了。来来来,再来一盘,看看詹林是否能赢本王一盘。”
两人将棋盘上的棋子收回棋盒中,换了执方,朱棣执白子,沈清执黑
子。这一下又是多半个时辰,可依旧没分出胜负,最后不得已,只能以合局收场。
“詹林,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没想到你的棋艺进步如此之大。来来来,再来一盘,本王今日要与你大战三百回合!”朱棣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沈清淡淡的应道:“标下奉陪。”
两人你来我往,下棋下的不亦乐乎,而崔淼在一旁却如坐针毡,心里思量燕王这到底是何用意,把他晾在这儿看他们下棋,也不搭理他,也不放他走。说是不悦吧,看上去不像,这不还赐了座。若说他高兴吧,也不像,明知道他对下棋一窍不通,还留下他观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