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港娱:功夫之王> 第264章 首届金像奖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4章 首届金像奖(2 / 3)

它的获奖作品由拥有奥斯卡投票资格的电影制作者,资深影评人,演员,导演、摄影师……组成的评委团投票产生。

除了最佳电影之外,其他奖项采用赢家通吃制,即得票最多的电影获奖。

要获得最佳电影,得票数必须超过50%,如果首轮投票没有电影获得超过50%的投票,便剔除得票最少的电影,重新投票,直至选出为止。

早年奥斯卡评委人数较少,以老白男为主,还算比较容易公关,所以一直被人诟病。

到了后期,电影学院大幅提升评委的人数,提高女性、有色人种的比例。

使得评委团的规模多达万人,涵盖各种人群。除了美国本土之外,还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评委。

比如,许多大家熟知的中国电影人,许多都是奥斯卡评委。

于东(电影执行人员协会)、吴惊(演员协会)、姜文(导演协会)、顾长卫(摄影师协会)、严歌苓(编剧协会)……规模多达百人。

插句题外话:华人评委中,有人从不投票,比如陈凯哥。有人年年坐飞机去投票,比如邬君梅。

这时候就不太好公关了,因为会员太多,过于分散,又各有倾向性,导致公关成本直线上升,不划算了。

当然,想要公关还是可以公关的,任何奖项都有自己的黑幕和倾向性,这个是无法杜绝的。

在奥斯卡的评选机制下,特别好的电影仍然可以服众,能够拿到奖项。

但是在竞争胶着,影片质量相差不大的时候,公关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

但是相对于欧洲三大奖,比如戛纳电影节的九人小团体,得奖全靠该届评委的口味而言,还是要有说服力得多。

至于国内的金鸡奖,辣鸡程度前文已经说过了,不再赘述。

本时空的金像奖从诞生之初,就采用了后世奥斯卡那种大评审团的模式。

由香港电台台长张敏怡牵头,《电影双周刊》的舒琪、陈柏生协助,和各大电影公司频繁地开会沟通,在香港电影的从业人员之中,推选了108人组成最初的评审团。

这108人涵盖电影制片人、导演、演员、摄影师、剪辑师、武行、音乐人……各种门类。

为什么是108人?讨个彩头罢了。

反正评审团人数并不是固定的,以后每年都会增加,一旦成为评委,就是终身制,永久拥有投票权。

增加的方式主要是:每年入围金像奖的电影从业人员,自动成为金像奖评委。

除此之外,通过评委的推荐,也可以邀请一些专业人士加入评审团。

……

1981年3月3日,太平戏院门前星光熠熠。

经过长达一年的协商,准备,金像奖获得了香港各大电影公司的鼎力支持。

所有入围的电影从业者悉数参与,无人缺席,陈龙也从美国赶了回来。

比起原时空那寒酸样,牛逼了百倍不止。

本时空的金像奖也不像原时空那样封闭,只评选香港本土电影。

这一次,将台湾电影也纳入了进来,但凡1980年在香港上映过,达到了评选标准的台湾电影,都可以参选。

其实舒琪等人最开始并不希望台湾电影加入进来,认为香港的金像奖就应该只评香港电影。

杨叶知道后,反问:“既然金马奖可以选香港电影,为什么金像奖不能选台湾电影?不能光占别人的便宜,自己一点不付出吧?”

杨叶直接表示:“香港电影的主要市场在海外,为了维持影响力,就应该把海外的华语电影纳入进来,不仅仅是台湾电影,大陆、新马等地的电影,均可参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香港这座国际都市的包容并蓄。”

舒琪问道:“那这还是香港金像奖吗?”

“是不是香港金像奖,你说了不算。金像奖既然为香港电影公司拍的电影颁奖,那就应该维护电影公司的利益。”

“可是,只给香港电影颁奖,不正是为了维护香港电影公司的利益吗?”

“你还不明白吗?香港电影的市场在海外,为了长远的发展,就不能自娱自乐,我们必须让整个华语世界的电影人,还有海外的资本都参与进来,形成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这样才能维持港片长久的繁荣。

香港只是一座城市而已,玩‘闭关锁国’那一套,港片迟早暴死,如果你们一意孤行,那这个奖不用办了。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不参与,金像奖就是狗屎。”

卧槽,杨叶直接放狠话,让大家都惊呆了,如果白杨公司不参与的话,金像奖的确不用玩了。

谁知,杨叶语不惊人死不休,又继续说道:“其实说实话,根本就没有香港电影,只有华语电影。香港电影人是哪里来的?邵六叔是浙江人,邹先生是广东人,胡金铨导演是河北人,夏梦女士是上海人。就算我们年轻一辈,父母也都是从大陆过来的。

大家只不过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从天南海北聚集到了这座城市而已。这样的历史不会再现,所以,如果我们排外,封闭,那么一代人之内,人才就会枯竭,没有新鲜血液的香港电影就会死亡,在座的诸位,就是历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