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行商坐医> 第1082章 黄金岁月不过十三年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2章 黄金岁月不过十三年(1 / 2)

第1082章 黄金岁月不过十三年

自打进城以来,边沐几乎没什么像样的业余生活,这倒不是因为他天生性格内向,好静不好动。

小时候,姥爷偶尔会念叨:人这一辈子,根本不可能一辈子走运,人生最有可能改变自身命运也就13年的光景,错过了也就错过了,甭管你有多幸运,降生在多么了不起的人家,一旦错失那13年,永不可逆!

时至今日,边沐坚信姥爷那么说是对的!他对此一直是深信不疑。

大学毕业以后,自己一直表现得碌碌无为,弹指一挥间,两三年的“社会适应期”早已一去难返,粗算下来,自己一生中唯一可以充分利用的黄金十年再不能就此错失。

十年之内,边沐必须成长为一个响当当、硬邦邦的合格中医职业医师,距离聂易雄他们那个层次最多也只是一步之遥,如果上天垂怜,机遇允许,十年之内,就算拼点命,边沐还要尽可能超越聂易雄他们那个层次。

不仅如此,于中成药商业运作一道,边沐还打算多挣点钱,最好发笔大财。

两项人生大事,为期不过十年,边沐还只能孤军奋战、两头兼顾,那……业余时间敢浪费一星半点吗?!

跟聂易雄为首的业界同仁略有不同,边沐精通数学,于术算一道堪称高手,平时接诊患者,遇上那比较成功的各式各样的社会人士,有意无意的,他也会跟人家多聊几句,一方面是为了掌握更多的患者信息,从而用最低成本将其彻底治愈;另一方面,边沐多少也存了点私心,他得用他们那种实证进一步验证姥爷所说的那些人生经验总结是否经得起社会实践的充分考验。

时至今日,经边沐反复借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基本验证了姥爷当年的人生忠告,每个人一生只有一次奋力拼搏的机会,为期最长也只有13年的时长,至于你是从二十多岁就开始玩命,还是而立之年才奋发图强,或者你大器晚成,四五十岁时才领悟到人生的紧迫性,甚至于,有人跟姜子牙一样,六十多岁才出山打拼……

最后结果都一样,上天只给你13年的黄金期,只要错过,绝大多数人也就没戏了。

幸运儿从来都是极少数,占比永远不会超过7%。

边沐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幸运儿,在他看来,只要上天垂怜,在自己精力最充沛、智力最发达、机遇最多……的时候,老天不为难自己那已经很幸运了!

由此,聚会宴享、同学同事交往、谈情说爱、逛街溜狗、旅游观光……他几乎从不参与,没别的,没时间!

边沐必须铆足了劲儿玩命拼搏至少十年,十年后,真若命蹇,他也就认了,该回老家回老家,活成啥样算啥样,安贫乐道,精研医术,退一万步,找个安静点的地方著书立说那也算是不错的一种人生归宿!

为此,边沐对人生奋斗阶段的理解比同龄人自然深着那么一点,平时剩余的业余时间,至少有一半都被他用来总结每日医案了,时至今日,边沐在纸质笔记本、电脑硬盘里已经写下一千多万字的“行医笔记”。

“行医笔记”里,边沐总结了不少从医心得,其中有这么一条:经济相对富裕甚至非常富裕的阶层,若是站在从医者的角度观照的话,他们身上背负高额负能量、负磁场的概率比同类型经济条件略差的阶层要高一些,通俗地讲,穷人接近健康、快乐的概率可能会更高一些。

眼前这位苗先生的过往阅历恰恰验证了这一点。

“行医笔记”里,边沐还总结了一条:当人生重病或者即将发展为重病的时候,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人,当然,这里面有个前提,成年人!他们这种阶层的人更容易接受那种健康方面的恶果,心态相对也松弛得多,适应周期往往非常短暂,内心相对要坦然得多。

相反,经济状况越好反而越难接受,甚至很容易崩溃、绝望。边沐认为,别的因素先不说,最起码,越是成功人士越不心甘,几乎没谁能接受那种残酷的事实。

基于这种医学认知,渐渐的,边沐养成一种行医习惯:但凡遇上经济条件非常优越,街面上混得很好的患者,一旦发现他们身患某种不太好的重病,或者即将朝那个方向发展,他会建议对方将自己最信任的亲友叫来几位大家坐一块开诚布公地聊聊。

边沐不愿意跟他们单独讨论类似病情。

当然,这样做,边沐还有另外一层考虑:为避免医患冲突,最大限度规避医疗事故,边沐必须给自己提供一些必要的见证人,以防万一。

上高中那会儿,班上有个特文静的男生,人长得秀秀气气的,功课也相当好,乒乓球打得超级棒,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娘”,从来没见过他跟谁大声说过话,赃字更是一个也说不出口,从来不跟任何人争论,一门心思就琢磨着考个好大学。

有一回,因为校内一个长得挺漂亮的女生,她跟边沐他们还是一个年级的,特文静那个男同学莫名其妙地就得罪了几个男同学,其中两位还比边沐他们大一届,一个个长得人高马大的。

放学的时候,学校旁边有个小胡同,那几个男生把那个特文静的男生堵在里面,推推搡搡的,搞得那个男同学特狼狈,边沐当时就急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