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第245章 静待数日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5章 静待数日(1 / 2)

闫玉有了把手,抄纸浆的动作更加流畅。

从上捞一下,从下捞一下,纸浆基本就能铺满整个竹帘。

她将两边的细木条卸去,边缘处留下整齐的端口,朝着石板快准的印上去,动作轻柔而舒缓,将竹帘从一侧放下,平铺到另一侧。

整张竹帘贴在石板上。

小心翼翼的揭开一点,纸浆与竹帘分离开来。

闫玉屏住呼吸,慢动作揭开。

纸浆被留在了石板上,完整贴合,一丝不差。

闫老二笑得见牙不见眼,李雪梅也弯起了嘴角。

戚五觉得一切都很震惊,这……就是……纸?

有了一次比较完美的成功,闫玉乘胜追击。

竹帘在她手中灵活的舞动。

一层层纸浆被摞在一起,边缘处有些参差,是不熟练,没有对齐之故。

他们家废弃的纸并不多,放进口袋,扔进河水中如日夜冲刷也不可避免的带走了一些,纸浆有限,捞到后面,颜色已经比先前澹薄许多。

闫玉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尽可量的将它们全部捞起。

等她终于停下,闫老二扭了扭头,看得太专注,脖子都僵了。

“之后是压纸出水。”闫玉的最后一帘还留在最上面。

为了压得更加均匀,她没有用手,而是拿了她家揉面的木板,垂直放好之后,用力,压!

一道道水流从各个方向流出来。

闫玉收了力。

想了想,又来了一下。

这一次出水就少得可怜。

估摸着差不多,拿开木板,闫玉再看它们的变化。

刚刚还是浆,现在已经有些像打湿的纸了。

下一步,是揭纸。

竹简上只有很简单的四个字——轻掀慢揭。

闫玉觉得如果自己现在就揭的话,拿着它走到火墙这段距离就挺难,不如将它们搬到近处,揭一张贴一张。

她刚想搬,想起了戚五叔还在这。

“戚五叔,你能帮我将这石板搬到那边吗?”她指着火墙的方向。

戚五点点头,神情很郑重。

他双臂伸平,弓步下蹲,将那摞放纸张的石板平移举起,始终保持一个不动的水平,匀速移动过去。

闫玉:……

也不用这么小心。

不过头一回做,一切经验都在积累中,等下一回她就知道,该将之前的工序距离火墙近一些,省下这挪动的功夫。

卢师傅的活做的很细致,墙面非常平整,闫玉在打算做纸后,也会挑他们砌火墙的时候来看,眼下她家的每一面火墙,应该都符合可以贴纸的标准。

用小手指翘起一个边边,她开始慢慢揭纸。

这头一张纸,纸浆有些薄,任是她小心再小心,还是揭坏了,从中间断开。

闫玉抿抿唇,将这半张贴到了墙上。

不能浪费,半张也能用。

她不得不从另一端重新揭,揭下后,两个半张中间隔着一道歪曲的缝隙,两两相望。

李雪梅拿出一个自制的毛刷,轻轻刷着,力图让纸的每一处都贴合火墙,严丝合缝。

闫玉没有急于再揭第二张,看她娘刷纸。

毛刷是用她爹存的马尾巴做的,大概截取了两寸长,直接用线一股股缠在一起,成了一个圆形的两面刷。

一面毛长些,一面短些。

火墙是提前烧好的,温度有所控制,温热适中。

纸一上墙,渐渐有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水分在蒸发,纸在变干。

这种变化无疑是可喜的。

闫玉慢慢笑了起来。

干劲十足的将剩下的纸一点点揭开,贴上墙。

后面揭纸十分顺利,几乎没有破损。

火墙上闫玉能够得着的地方都被贴满,闫老二加入帮忙的行列,虽然他也不是多高,但至少,比他闺女高。

到了最后,戚五也动手帮忙。

他本来是不想的,可谁叫这里他最高呢。

当最后一张纸贴到火墙上。

闫玉油然而生一种浓浓的成就感。

她背着小手,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细细看自己做的这些纸。

慢慢发现了问题。

纸张渐干,已经有了大致的样子。

纸浆最合适的薄厚,不是最开始浓浓铺满整个竹帘的模样,而是到了中后段,纸浆略澹的时候。

这种程度的纸最接近他家常用的纸。

而闫玉则喜欢中前段的厚度,更接近现代的纸张,用炭笔书写,这种应是更好些,无需担心太过用力将纸划破。

抄浆最厚的那几张可以做本皮。

薄的那些,嘿嘿嘿!

那啥用纸他们终于可以自产了,再也不用担心卷纸用完,重新面对用不用竹片的纠结。

按照竹简所记,火墙这一步叫作焙纸。

焙纸的时间不宜过长,不然容易发皱、变脆。

烘焙好的纸还要搭在晾纸架上通风几日。

几根杆子搭起来,简单的架子立时就成了。

他们不是按照贴纸的顺序再揭纸,而是以从薄到厚的顺序,将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