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4.养猪致富路3(2 / 3)

她这种效率让所有人震惊不已!

“陈锦锦今天这是怎么了?”

“我也想不明白,她割的这么厉害,让咱们怎么活?到时候大队长一来看,割不过她,那不就是偷懒了?”

果然,中午时分大队长和书记来了。

两人正要看看陈锦锦和章云建的话干得怎么样,结果就看到,陈锦锦一个人把一整片麦子地都割地干干净净!

真得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别人地里金黄一片,到了她这里,只有成堆的麦子垛。

金灿灿的堆在那里,象征着丰收的喜悦。

再看看其他人,也快割完了。

韩书记和大队长赶紧找到记分员问:“陈锦锦这里怎么回事?她人呢?难道又是闻奚华同志给她干的活?”

记分员也哭笑不得:“都是她自己割的,现在在帮闻奚华割麦子呢!”

韩书记和大队长齐齐震惊出声:“啊??”

然后两人的视线看向闻奚华那块地,闻奚华也快割完了,正在割最后一排。

在一看陈锦锦的动作,确实是比教科书还要标准的动作。

韩书记笑了:“但愿是她开窍了。”

就是不知道这种状态能撑几天,割麦子可不是一个轻松活。割的太猛了,第二天可能腰酸背痛下不了床。

韩书记想说明天给她安排一点轻松的活吧,但是最终没有说出口,

下乡锻炼,就是要这些知识分子懂得中下贫农的不易,种粮食的百姓们可不会因为累了第二天就停下来休息。

为了抢收粮食,只要还有一口气还能,就要把粮食割回来。以前知青没有下乡的时候,七十多岁的老人都要扛着镰刀下地干活的。跟别提灌溉了,赶上干旱,提着水桶,驼着背,一担担挑水,全是人工灌溉。

生产队的驴也不够,所以施肥、浇水、收割、脱壳、磨粉都要人力的时候那全都是体力活。

好多种地的老人,一上年纪,就各种腰酸背痛的后遗症。全都是种地累出来的毛病,不容易呐!

知青们这点累,这才哪到哪?

不仅如此,他们还关注到其他人会在割完几次后,就去一块石头那里磨镰刀。

韩书记和长大队长终于恍然大悟:“怪不得啊,今年效率这么高。”

不久后的雨季到是不用担心了。

郁锦音帮着闻奚华收完麦子,两人肩并肩坐在大树下休息。

中午休息时,大队长的媳妇给大家送来午饭。

其实就是馒头和粥以及咸菜。

地板车上放着碗,一大桶饭,一箩筐小棉被盖着的馒头,一缸咸菜。每天中午,大队长西佛都送饭,大家伙坐在地头上,吃着饭,顺便恢复体力。

郁锦音这时候吃饭没太有形象,大口啃馒头,大口喝粥,咸菜也吃。

直把张爱丽和章云建看得目瞪口呆。

陈锦锦是什么人呐?就算吃饭也是小口小口慢嚼细咽,什么时候这么不注意形象的狼吞虎咽过?

而且章云建觉得陈锦锦在故意冷落自己,这种感觉让他很不舒服。

毕竟知青都是一个小团体,一个地方来的熟人都会抱团。章云建的熟人就是张爱丽和陈锦锦两人。

虽然京市来的人很多,但是大家不都是在一个大队,还有分到其它大队里的人,但是隔的就很远了,也就收麦子的时候远远看一眼打个招呼。

以前陈锦锦会主动和章云建说话,章云建也会和陈锦锦张爱丽说话,大家都是同学,章云建和陈锦锦又是青梅竹马,情谊深,章云建照顾陈锦锦一开始也没有人多想什么。

但是昨天起,这些事情就不一样了。

大家会想,陈锦锦为什么不和章云建说话了?这两人彻底闹掰了吗?也就是说在章云建和闻奚华之间,陈锦锦选择了后者?

那陈锦锦这个选择是不是早就有了?可是不对呀,如果陈锦锦心里早就有了抉择,为什么又会跟着章云建去牛棚?还发生了那样的事让大家捉奸?这不就很矛盾吗?

村里的人想不明白,其他知青们也弄不清楚怎么回事。

现在唯一能确定的结论就是章云建极有可能被彻底踹出局了!

郁锦音吃完饭后,把碗筷放回板车上。

她跟闻奚华说:“下午你割慢点,休息休息。”

闻奚华说:“我不用我不累。”他天天都是这种劳作强度,早就习惯了。倒是郁锦音,猛地这么干活,怕是会受不了。

而且,闻奚华想了想自己手里的工分其实也剩的不多了。

以前陈锦锦很能折腾,他也给她花了很多工分。现在如果不使劲挣工分的话,那么他下个月可能就要挨饿。

挣工分是要干一整天的。

像是闻奚华这种“打头”,一天下来的工分就比别人多两分,别人一天十分,他就能拿一天十二分,不要小瞧这多出来的二分,一工分就能买一个鸡蛋或者半两肉。

于是众人就看到这两人下午依旧是没命的干活:“......”

众人心里很无语。

太累了,连大娘都抱怨:“哎,年纪大了,就比不过年轻人了。”

这两人也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