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明日方舟之深海的呼唤>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洋之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洋之下(1 / 2)

普尔凯尔一只手拿着一支笔,虽然这支笔对他的工作起不到任何功能性的作用,因为他讲解工作内容的电子屏幕并不需要这种落后的介质,但对他来说,手上拿着一些东西能够让他感到更安心。

他的身后是占据了一整块墙壁的庞大电子屏幕,上面海量的信息几乎让任何人看了都头痛不已,即便是一位拥有极高素养的执政官来了,恐怕都得耗费不少时间才能完全理解这些信息。

不过毕竟他讲解的对象也不是普通人,坐在他面前的两位,一个是康拉德,一个是阿庇安,对于其他人来说的天书,对他们二人来说可能正好合适不过。

而三人正在一同探讨的问题,是一个才通过不久的项目,经由原初派内阁会议通过后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执行,而这个项目的工程量极其巨大,需要占用现有能源分配的相当可观的一部分,但现在他们必须要去做。

这个项目就是地幔层探测项目。

连康拉德也不免抱怨起来:“也太急了了点儿吧?这才过去了多久?就要开始动工了!”

普尔凯尔尴尬地摊手:“没办法,我们总得执行嘛,难不成还能反对?而且这个项目也符合之前的计划目的。”

阿庇安倒是比较淡定:“所以这是目前的项目方案?”

普尔凯尔点了点头,目前由科学院多方牵头共同制定了关于地幔层探测项目的方案,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最简单粗暴的钻探器进行钻底,直至之前探测到的生代所在位置。

由于自降临战争爆发后,阿戈尔已经很少进行过相应的工程项目,加上生代变动的因素导致了地质变化造成了阻碍,很多关键数据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工程只能从头开始研究,不过根据预期计算,这个项目的难度不小,但不是不可能,阿戈尔现有的钻探材料学都足够支撑探测器的钻探工作,地幔层的高温高压环境都不足以使钻探设备停止工作。

普尔凯尔:“根据之前地震波传回来的对应位置的地幔层结构和性质数据显示,这个钻探位置其实不算太合适,另外生代被动释放的波动干扰很可能会延缓钻探工作,不过如果生命科学院的研究没有错误的话,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蔓延的枝条都不会表现出强攻击性,也就是所谓的“沉睡”状态,不过这一切都是个未知数,我们不知道蔓延的枝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康拉德:“钻探深度大概多深?”

普尔凯尔:“大概有1500公里,这是保守估计,因为我们也不知道到时候生代的神域影响范围有多大?”

康拉德:“那钻探直径呢?”

普尔凯尔:“这个可能就没办法了,因为生代干扰地幔层的因素,无法像过去那样进行大范围钻探,目前技术院给出的钻探半径最多就一米,他们说这已经是极限宽度了,在那个位置想要保证一个这样宽度的洞孔可不容易。”

康拉德:“这个宽度可能只够通过一艘最小的逃生艇吧?可能都勉强!”

阿庇安:“如果把钻探器的体积也算上,可能实际通过直径应该只有50厘米。”

康拉德点了点头:“那做个单人电梯应该可以,或者能够送条鱼下去喂生代?”

普尔凯尔:“这就是目前的问题所在,即便我们能够打通上千公里的地幔层,实际通道宽度也极其狭窄,根本无法投送体积过大的物体,就像你们说的那样,最多做个电梯送个人下去。”

这是目前技术院遇到的最大的一个问题,无法扩大钻探宽度,为了保证钻探器不会被生代改变环境的地幔层所影响,除了钻探器自身的强度以外,其余的一些保护措施也是必要的,技术院提出给钻探器和洞井施加赫萝恩力场,强大的赫萝恩力场足够使钻探器能够稳定工作不受干扰,不过如果钻探器和洞井的体积过大,势必会使用更大范围的赫萝恩力场,1500公里的长度,半径稍微增加一厘米都是极其庞大的体积扩大,也会大幅度增加能源消耗和维持力场的故障率。

除此之外,一旦钻探半径扩大,钻探速度也会大幅度下降,这对于时间紧迫的任务来说很明显是不合适的,技术院多次计算才定下了这个钻探半径,面对叫苦不迭甚至声称要去请普林尼来主持工作的技术院,科学院也只能勉强同意了这个方案。

阿庇安:“我觉得这件事上找普林尼挺好的,我们其实可以考虑做一些情报和技术交换。”

康拉德:“所以我们应该如何通过这个实际半径只有50厘米的洞孔投放力量打击生代呢?很明显不太可能用常规手段。”

普尔凯尔点了点头而后切换了一下电子屏幕:“在这个半径下,任何常规力量都是难以送达的,要知道,我们认知中的潜行舰这种作战单位就不用考虑了,包括一切的需要搭载人力的运输设备都不在考虑的范围中,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把人安全送下去,对此,技术院给出了两个方案。”

第一,不采用任何投放有生力量的手段,而是采取超远程距离打击的手段,比如在洞井打通后,通过激光或者高能粒子束等武器打击1500公里深度的目标,这个方案的好处是安全和经济,几乎不用考虑除了洞井摧毁以外的损失,也不用担心人员伤亡,毕竟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