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玄幻魔法>风起时空门> 第二百一十一章 危局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一章 危局(1 / 2)

“王爷,您没事吧?”张志拖着淌着血的胳膊凑到赵广渊身边问道。

“无碍。”赵广渊往手臂上瞧了一眼,并未在意。

但主子受了伤,还是把张志等人吓了个半死,急忙扶着他靠着树坐下,七手八脚地给他包扎。

那血顺着赵广渊的小臂流到他的腕上,流到他的掌背上,他也只是淡淡瞥了一眼。

“王爷,你忍着点。”一侍卫说完,卷起他的衣袖,往他狰狞的刀口上迅速撒了一把止血药粉,又给他消毒,绑纱布。

众人见那血很快止住,都暗自称奇。

也不知王爷是从哪里找来的好药。止血效果这么好。要不是有这么些好药,怕是还要死好些人。

见包扎好,赵广渊只是随意地擦掉手背上的血迹,仿佛这些小伤已习以为常。

叮嘱众人各自包扎。“别管我,无碍。”瞥了正包扎的一众侍卫,“药只管用,别省。我已去信王妃,让她命人送来了。”

张志一边龇牙咧嘴地包扎,一边嘀咕:“让蒋长史去准备就是了,何苦让王妃担心。”

赵广渊瞥他一眼,没说话。蒋文涛自然可以弄到大齐最好的药,只是哪有夏儿弄来的药效好。

只是药再好,也救不了死去弟兄的性命。

想到这一趟又死了十一个人,赵广渊只觉心头沉痛无比。

“王爷?”

赵广渊闭了闭眼,敛去眸中的情绪,这些他一定会跟太子细算!

“太子的人死的比咱们的还多。”张志试图宽慰他。

“是啊,太子低估了咱们的实力。”众人见王爷眉头不展,也纷纷出言劝慰。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虽然他们都做了万全的准备,但太子的攻势越发凶猛,一波比一波不要命,一波比一波来的人更多。

太子是存了心不想他们回京。

而王爷更顾惜身边弟兄的性命,所以前几次在东宫暗卫不要命地攻势下,他们这边死伤惨重。

王爷,大概是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吧,王爷不想他们这边死人。

“王爷,咱们的人并不比他们弱,且他们适合单打独斗,咱们的人更适合携同作战,比他们更具优势。”

在王爷的一番布署后,他们这边用军中的战术,对东宫暗卫进行打散,合围,效果显著。

东宫的暗卫虽然如杀不死的蟑螂,来了一波又一波,但他们的人手也陆续到了。

太子估计没那么多人可调了。

再调估计就要让秦王那边捡漏了。

赵广渊听着大伙的劝慰没说什么,待大家包扎好,现场又处理完,只吩咐了句:“回渚头县。”

挽花县事务已了,再回渚头县安顿几天,哪怕皇上不来旨意,赵广渊也决意回京了。

而京中,针对洛城和临兆两地新修大坝淹田淹民一事,朝堂上正激烈讨论。都说越王行事冲动,逼死了临兆知府和渚头县令,才至大水淹田淹民。

至正帝听着众臣议论,没有反应。

在这当中,还不忘把林照夏召进宫问话。

林照夏早收到赵广渊那边的密信,已经安排长至回了现代,哪怕他已经放了暑假,也没再让他过来。赵广渊和她都同样担心太子会对长至有一些不利的举动。

她从现代购得了一些药,已让人秘密送出京。正吩咐府中低调,连她都不愿出门走动了。这当口,皇上就召她进宫了。

“臣媳见过皇上,皇上万福金安。见过太子殿下。”没想到太子也在。

皇上没有说话,太子却笑着叫她平身,“听说临光洛城那边出了事,老七在那边忙得脱不开身,劳累你要留在京中帮他打理府中诸多事务。”

“太子言重了,府中外务自有长史和管事他们,府内中馈自是我份内之事,谈不上劳累。且夫妻一体,他不在,我自要多担着些。”

“越王妃贤惠。”太子夸了句,扭头看向皇上。

至正帝嗯了声。似乎是肯定了太子的话。

“这几日,朝中都在议论越王处事不当,致临兆洛城两地百姓遭了难,他不在京城,你且在府中好生帮着处理内务,外面应酬来往,少去为妙。”

林照夏眉头皱了皱,这意思让她别出门了呗?

临兆洛城两地为何会水淹,难道不是太子的手下想掩盖证据,才拔了孔闸掘了大堤?怎么看着皇上没发难太子,反倒把事推到她男人身上了?

让他男人背锅?

“越王妃,父皇跟你说话呢。”太子提醒。

林照夏急忙回话,“是,臣媳领命。”细胳膊拧不过大腿,又在别人的地盘,林照夏很是乖顺。

皇上又问了几句,问她和赵广渊如何认识的,何年何月何地一类的话,林照夏知道皇上在查问赵广渊替身一事,回答得很是谨慎小心。

皇上和太子听不出什么异样来。

皇上又叮嘱了几句,林照夏也都一一应下。

临走,太子忽然向皇上请求,“老七不在京城,母后常念叨越王妃辛苦,正好她今日进宫,便请太医给她请请平安脉吧,也省得母后担心。”

林照夏心里一个咯登。

太子这是想做什么?问了她一堆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