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368(1 / 2)

孺人之下有承衣,承衣之下再放些刀人、侍寝之流,保证男人之下还有男人,层层相叠,想着自己脚下还踩着人,男人就不太容易感受到自己头上踩着的人。

上千年来都是这样平稳地自欺欺人,所谓君臣父子不就是如此吗?别的不说,这点姬无拂学的很明白。

正是太明白了,她的心底才生出一点微小的惶惑。

而今的大周终究是千年来代代相传的男制之上改良,如若她当真信了、从了这一套,百年之后大周真的会比她逐渐淡忘的记忆中的古国要更好吗?

将女人锢在底层的礼法、习俗已经实行了千年,便是修改得面目全非、天翻地覆,在这个百姓不识书、吃喝犹不足的时代,是没办法彻底地让百姓理解并遵从的。

因为让母亲被禁锢、让生产者被奴役,是相当利他的一件事,只要是受益者就没法拒绝。这种现状理所当然地会随着时间变化,但姬无拂会老会死也会不甘心,她无法在明知未来可能会变得更糟糕的前提下不去干预。

如果红薯、玉米、占城稻在民间推开,却只是让百姓生养更多的人,那该是多凄惨的一件事。过度的生育会占据母亲的时间精力乃至生命,生下的孩子是家庭的财产,越是贫困的家庭,孩子就是越值钱的财产,人越多卖的越痛快。而这份财产向来落不到女人手里,就像田地的产出永远是主人占据大头,佃农勉强吃喝。

世道不可能永远站在世族这边,虽然陈文佳败了,但历史的走向是注定的,大周不可能千年不衰,皇帝也会迟早换了平民百姓来做。

有时候,姬无拂希望大周万年长春、千秋万代。更多的时候,她期待遥远未来的哪一天有个出身微寒的女人,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大殿,伴随百姓呼声、带着刀柄和血痕,成为新的天下共主,或者带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和规则。

前者意味着女人挣脱了桎梏,后者意味着所有女人步入全新的未来,都是最值得庆贺的两件事,就像时隔千年,尧舜之后,女人再次登上帝位一样值得庆祝。

绣虎念完手中的长卷,开始关心秦王的身心:“大王今日归来不甚顺意,可是遇上了什么事?”

“你也看出来了?你觉得我现在怎么样?”姬无拂摸着下巴,琢磨起自己近乎为零的演技。

绣花一边收起批阅过的文书,一边笑道:“大王明明在自己选的路上走得越来越坚定了,却看着比原先要担忧得多,真奇怪啊。”

“可能是吧。”姬无拂切实在担忧着,担忧到甚至有些郁闷。

大周形势一片大好,她又生来的好运气,要是千百年后还是同样的结局,她回归地府后会气死的吧?

不对,人死不能再死,她只会气得发疯。所以有些事还是必须得做,而且得亲力亲为,下到田埂庶民之中,从根子里拔除祸患。

第274章

闵大将军归京那一日, 万民空巷,修建时扩了又扩的大街人满为患。闵大将军二十许便为将镇守一方,至今四十载, 也算是功德圆满。

姬无拂当然不会在人堆里人挤人, 她带着长寿长寿坐在紫云楼外阙亭中遥望城中热闹景象,两个孩子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二岁, 小脑袋凑到一处叭叭说个不停, 正当最有趣的年纪, 彼此说得来, 一点儿热闹都能嘀嘀咕咕高兴大半天。

反倒是姬无拂兴致不高,她先说要来阙亭看热闹, 现在又是她自己先提不起劲儿了, 看着小孩兴奋的劲头羡慕道:“无忧无虑, 真好啊。”她拿着茶碗坐到另一窗边,感叹:“英雌迟暮啊。”岁月最是不扰人,眨眼间闵大将军也要解甲了。

垂珠端着茶壶进门, 低声提醒:“大王,卫国公六十许,尚且未到致仕年纪, 诏书已下,拜尚书右仆射。”卫国公的好日子且在后头!

姬无拂默默放下手中茶碗, 六十五岁了还不能安心休息,仍得给皇帝干活,仔细想想也是辛苦。姬无拂甩开无厘头的念头,让垂珠给自己添茶:“刚才的动静不小, 紫云楼中圣上在听官员歌功颂德吧,阿姊们竟也能忍住不出来透透气?”

人多就是麻烦, 这些迫不及待地要把才学贩卖给伯乐的千里马真是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写诗机会,写就算了,还喜欢拉着人一起写。

得亏是皇子不用亲自下场有内官代笔,不然她哪儿争得过这些读书二十载才出头的大才子们。

垂珠道:“是谢大学士写了一首,得了圣上亲口称赞,此刻正传阅群臣,太子殿下与诸王也交口称赞。”

刚说完卫国公的年纪,姬无拂不免联想了一下谢大学士,往口中送茶的动作顿住:“我没算错的话,谢师傅过完年该八十岁了吧?”

可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垂珠回想谢大学士硬朗的身板,写诗时精神矍铄、诵诗时声如洪钟,迟疑一瞬,小声道:“谢大学士瞧着可比年轻人还有精神头。”

姬无拂深以为然,迅速找了个对比:“比我有精气神。”

她一想到未来八十岁可能还要上朝,就觉得人命活一百也怪没意思的,活到八十就该入土为安了。

在窗边吹了小半个时辰的风,姬无拂还是没忍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