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都市言情>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320章 319赤脚医生手册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0章 319赤脚医生手册(2 / 3)

志娟引向一条康庄大道。

“这个我可以试试。”叶志娟没有意识到女婿在给自己“挖坑”,认真思量了一会,这事虽然有难度,但有利于人民,觉得还是可以勉力试试的,才回道。

“您这边如果后面再组织一些进步女青年学习手册,解决自己家乡的妇女儿童的医疗问题,那又是功德一件。”唐植桐隐晦的抛出了自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想法。

“你这孩子。我试试。”叶志娟听完女婿这句话,立马明白过来,笑着答应下来。

叶志娟是个明白人,女婿分明是在给自己寻找出成绩的法子,更难能可贵的是关键这法子具有可行性。

至于什么妇女、儿童病症的医疗手册,听听就得了,大家都是人,很多病症都是一样的,只要融会贯通一下,面对的患者绝对不止妇女儿童!

王静文坐在唐植桐身边,含情脉脉的看着自己的丈夫,话她都听懂了,也明白这是唐植桐是在帮自己妈妈,只是限于视野面,她并不知道这份礼物有多重……

“妈,农村的百姓很少有人接受过正规教育,即便是识字,也是通过扫盲来完成的。基于这种情况,这本手册必须通俗易懂,不要在手册里讲解什么解剖、生理、药理等系统性的东西,务必从基层实际情况出发,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普及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做到清晰明了、简单易行、务求实效!”唐植桐指出了法子,但还是有些不放心,一旦走歪了再纠正可就晚了。

这并不是唐植桐想的多,而是现下的实际情况。

目前的医生主要由中医、西医组成。中医讲传承,大部分是从小培养,西医讲系统,大多是走医学院的路子。

无论是哪一种,培养成本都很高,尽管医药的价格已经很实惠,但医生的数量上不去,而且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有一条鄙视链的,西医看不起中医,有师承的中医看不起没师承的,没师承的看不起游医,而农民能接触到游医的都是少数。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听到女婿说这些,非常认真的回道,同时示意唐植桐继续说。

“像什么感冒、咳嗽,这种最常见的,怎么根据症状去辨别,吃什么药、打什么针,大人孩子药量分别多少,不谈原理,只写治疗方案。还有一些急症的简单手术,最典型的可能就是急性阑尾炎了吧?等赶到医院,人可能也没了,根本来不及。怎么消毒,如何局部麻醉,如何手术,如何护理等等。要考虑绝大部分地方没有手术条件,要考虑如何用土办法解决,比如无影灯,能不能用好几个手电绑一起试试?同时还要考虑到治病成本的问题,必须兼顾便宜实惠,这样老百姓才能看得起病。什么拔罐、艾灸、针刺,实在解决不了,可以参考各地常见的中草药,写明在哪分布、什么功效、如何采集炮制……”唐植桐根据自己的记忆,洋洋洒洒的讲了一大通。

叶志娟就这么听着,边听边点头。

王静文也不吃了,坐一边旁专心听,只有王敬民还在专心干饭,王静莹则是边吃边听。

赤脚医生手册是部非常伟大的著作,也是部非常务实的著作,这本书做到了只要能识字,就能做个赤脚医生,对于占当时疾病发病总量99%的各种常见病能迅速诊断和按书治疗。迅速培养了大批基层医生,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看病难问题!

“桉子,伱讲的非常好!先吃点。”叶志娟非常罕见的用了“非常好”来夸奖唐植桐,笑眯眯的让道。

“嘿嘿,谢谢妈。”唐植桐忙活了一上午,早就饿了,赶忙吃了几口。

“这件事,你琢磨了多久了?”吃了一会,叶志娟又问道。

“不瞒您说,有年头了。我小的时候,偶尔见有人抱着孩子跪在药铺门口,却被人驱赶。当时听路人讲,药铺门口挂的对联是‘宁愿架上药生尘,但愿世上无疾苦’,小时候不明白,宁愿生尘,也不愿救人吗?”唐植桐明白,用去古都、郊区的理由已经糊弄不了叶志娟了,所以把时间往前提了一把。

“那时候,普通百姓家里有人生病,看不起病,最多碰到过路游医的时候,搏一把。”唐植桐边说边摇头,游医啊,半吊子大夫,甚至有些就是骗子。

游医也是“八不语”之一,走街串巷时手拿摇铃,也叫“虎撑子”,因为形状与妇女所带的手镯相似,老四九城人也称其“镯子”。

游医大多身背药箱,肩搭褡裢,右手举一幌子,左手摇铃,随走随摇。

由于虎撑子大多为铜质,中间藏有弹丸,摇晃的时候中间的弹丸来回撞击发出一连串的铃声,这声音能传出很远。

“大一些才明白,药铺只是说得好听,他们也是为了赚钱,并不是做慈善。游医也不靠谱,很多都是骗子。城里的百姓看病都难,更甭说农村了。也就到了解放后,我才看到希望。如果能有一个朝代解决全体农民看病难的问题,那么只有现在一个!”唐植桐斩钉截铁的说道。

王静文看唐植桐的眼神都不同了,现在是在讨论如何解决全国五亿农民看病难问题,是她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层次。

“你说的目标很远大啊!”叶志娟感慨了一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