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家中有喜> 35.所图甚大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5.所图甚大(3 / 16)

稻谷收下来,一茬秧苗下地,三伏天到了,两千个变蛋送走,曹氏还没见到女儿,以为信被邮差送丢了,就叫钟文翰再写一封。

随着县令去一次郑家村,又偷偷去一次清河村的消息传开,梁秀才盯上清河村。

稻田鱼美不美味另说,这事新鲜。梁秀才告诉县里的读书人,养鱼带头人是他前泰山,很多不屑同梁秀才来往的人都忍不住问他,稻田里如何养鱼。

有人问他为何和离,梁秀才直言钟小薇无所出,他家三代单传,他也是不得已啊。县里读书人同情梁秀才,梁秀才出行也有人前呼后拥。

钟茉莉此刻还没放弃梁秀才,有机会进城就去城南转悠。一日碰到梁秀才,梁秀才不想理他,他想求回小薇,随着钟茉莉说出变蛋到长安,梁秀才终于用正眼看她。

两个心怀不轨的人不到一个月就有了暧昧。

三伏天过后,冰媒上门,给钟茉莉提亲。

喜儿摘几个早熟的大红枣跟有为在树荫下分枣。沈一郎拿着村正提供的书琢磨着回头怎么上课。冰媒的大嗓门传过来,一郎的书掉地上,有为差点被枣核卡住。喜儿叼着半个枣一脸傻样。

三人回过神,相互看看,接着朝东看去,太阳是在东边啊。

“相公,天要塌了。”

沈一郎捡起书,拍拍上面的土:“梁秀才所图甚大。”

“比如?”

有为跟着来一句:“比如?”

沈一郎:“近两次做变蛋的时候钟老一和钟老三是不是格外本分?”

一个月过去又做两次变蛋。因为钱管事担心天热贵人不爱出来,这两次都只做两千个。第一次收鸡蛋的时候楚氏还叽叽歪歪,嫌小薇斤斤计较,一个变蛋没裹好麦糠都叫她重新做。

第一次两家都很认真,包括曹氏。

喜儿惊得张大嘴巴:“他他们想偷变蛋方子?”

沈一郎微微摇头:“他们不懂,但可以记下做变蛋需要什么,梁秀才一旦琢磨出来,明年到长安就好运作了。”

喜儿:“梁秀才五谷不分啊。”

沈一郎:“梁秀才会认为木材赵五谷不分都能弄出变蛋方子,他一个读书人又有何难?”

“那那怎么办?”

沈一郎笑道:“你不是还有个皮蛋?”

喜儿拧眉,这算什么答案。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梁秀才也有热秀才。所有赚钱的买卖都有人跟着学。”

喜儿明白:“现在能赚多少赚多少啊。”

小有为听懂了:“舅舅也没有好办法吗?”

沈一郎:“有利可图就有人争。除非人都死了。”

小孩叹了口气,愁的跟小老头似的。

沈一郎回头看到田地:“喜儿,明年别养鱼了。”

“不养。”喜儿摇头,“明年安阳县有水田的人都得养两三亩鱼。明年的鱼一定便宜的跟杂面一样。”

沈一郎情不自禁地露出笑意,无论同她商量什么事都省心。

“我们养什么?”有为还没吃够舅母做的鱼汤。

喜儿瞄上螺,但为了水稻丰收,她还是决定明年一茬水稻种下去之后再捡一些螺扔田埂边。

傍晚,喜儿领着外甥和外甥女到河边捡螺。在河边给孩子洗澡的村民忍不住提醒此时的螺不可以吃,还得再等月余。小薇替舅母道谢,喜儿继续捡螺。

如今村民几乎都知道喜儿不傻还会持家。村民见状抱着孩子跟上喜儿,发现喜儿把螺沿着田埂放下去:“你不担心螺飘到稻田里吃稻杆?”

喜儿:“我家有钱买米。”

此事清河村村民不敢跟她学。好心人偷偷提醒钟子孟不能这么惯小舅子的妻子。

钟子孟一脸无奈地表示喜儿帮赵掌柜做变蛋没少赚钱。

再过几日沈一郎去村学上课,虽说每个学生只给几斤稻谷,可一三十人的粮食放一起,足够喜儿和沈一郎吃一两个月。

如此一来,以后谁帮衬谁可不好说。

沈一郎见多识广,一句话能引出许多故事,连贪玩的有为都爱去学堂。日日同舅舅一起上学放学,每个学生见到沈一郎都行礼,有为可得意了。

一日清晨,小薇给弟弟打水洗脸,发现弟弟不知何时昂着头走路,朝他脑袋上一巴掌给他纠正回去。

有为抱怨姐姐不懂。小薇指着他数落:“舅舅是村学老师,你又不是。你有什么好得意的?”

“我得意我舅舅会讲课,同窗都喜欢舅舅。”

小薇张了张口:“那那舅舅得意了吗?”

“没有人不喜欢舅舅,舅舅习惯了。我习惯了就不得意了啊。”

小薇辩不过他,气得朝屋里喊:“爹,娘,管不管?”

沈伊人叹着气出来:“他得个大红枣都恨不得告诉所有人,你跟他计较什么?寡闻少见的小孩。长大后他想起这些天的做派自己都觉着羞愧。”

有为气得哼一声:“我才不觉着羞愧。我什么都懂还用上学堂?舅母,你说!”

喜儿:“你同窗看到你下巴朝天,会不会跟你姐一样以为你瞧不上他们?找个机会用麻袋套住你的脑袋,打你屁股?”

小有为捂住屁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