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事件发生之后,不论是华中,还是华东,甚至是华南等地区,日本人都迅速的对当地的名望者进行了相应的说服工作。
当然,除了说服之外,增兵和外交声明也是日本军国主义善于利用的一把利器。
比如,驻华东日本外交领事馆大使,外务省官员岩井三郎便公开放声:
一旦此次事件影响到了大日本帝国的权益,那么华东的日本侨民以及相应的治安力量将会不顾一切代价来保卫自己的权利和权益。
至于,日本人是否本来就应该在中国这盘土地上为那些本来就不属于他们的权益而“战斗”,这一点,时至二十一世纪,日本人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
说到此,无非就是说明一个事实,西安事件的发生促进了日本侵华的脚步,但是,同时,也不能够因为这一个副作用,而否认西安事件对整个中国产生的巨大的积极影响。
而经过西安事件之后,常校长也暂时改变了心意,将枪口一致对外。
而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戴老板亲自前去西安,汇报工作的真心也感动了常校长,因此,一场轰轰烈烈的二处(对日情报机构)扩张行动也即将拉开序幕。
上海,华租界,沪南区西部,一处教堂。
“星澜,来了啊!对你的那份电报,上级非常重视。不过,回电,还得等会。”
言语间,电报小组队长略带崇拜,听到电报组长的话语,王星澜只是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有那么着急,他只是盯着一旁的电台,略带好奇的说道。
“这就是从德国进口的新式电台,和咱们之前对比的,这有啥子不同啊!”
说到了专业领域,电报小组队长脸带兴奋,语气还非常自豪,夸赞道。
“呵呵,以我这么多年的通讯工作经验,我都不得不称赞一番。虽然,美国人和英国人的电台便宜,但是,不得不说,这德国人的电台贵的确是有他贵的道理的。”
一战后,德国被废除了大部分的军事科技点,只保留了一部分民生相关的科技。但是,就算是这样,德国人的严谨和优良品质还是将这些和军事相关的民生科技迅速的做到了世界前列,而这或许也是德国仅仅用了不到二十年便能够重新崛起的一部分原因。
而在其中,在电台等通讯器材的研发上,德国人早就走在了前列。
“你看,原先的英美法老式电台,不仅不能够加密,而且,电台发出的信号波还非常复杂且明显。因此,一旦被敌人知道特定的频率,咱们的信息便非常容易被泄露出去了,但现在,新式电台不仅却是能够对信号进行简单的伪装加密,而且,信号波非常简洁和易接受。”
闻言,王星澜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那台新式电台。
当然,和眼前的这台德式电台类似,王星澜从二处仓库中嫖来的那台新式电台也拥有着同样的功能,至于,有人会说,电台不是有编号的吗?
对此,王星澜只是想说,电台这里面的水分非常深。
首先,在战争不激烈的现在,电台仅仅是一种管制物品,远远还没有到后来的那种军事管制阶段。其次,要是普查电台的话,估计,第一个喊no的就是二处上头的那些局里大佬。
毕竟,鬼知道,那些丢了的电台是被藏在某些走私商行里面去了。
“对了,我看,这电台使用的方法也不太复杂啊!要不然,趁此机会,今天,我也来学一学,呵呵,老范,今天你就是我的老师了。”
闻言,通讯组长范某人连到不敢,只是,呵呵说道。
“老师,这称呼还是不敢的。话说回来,这电台功率虽然不大,只有二十瓦不到,但是,从上海传到成都(近一千五百公里),这还是绰绰有余的。”
闻言,王星澜内心有了个数,点了点头,静听着范组长的课程。
话说回来,不是王星澜不担心上面对自己的情报的回件,而是因为,王星澜早就知道,尽管这封情报非常重要,但是,要是不花费个一两天,总部的消息是传不过来的。
究其原因,非常简单,此时此刻,整个中国的吸引力都注重在西安,谁会有心思管上海这个地方的不正常的军事调动啊,即使有人,但是,其能够调动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更何况,日本人不是还没有动用武力吗?
其实,想明白了此中的弯弯道道,王星澜便耐心的躲在这处教堂中,学习了几天的电报和发电使用技巧,而临毕业前,王星澜还收到了来自老范的夸赞。
“王队长,不得不说,你这学习能力可是非常强啊,我训练处一个月的课程,这几天,你就学的透透的了,还能够举一反三,实在是不简单啊!”
闻言,王星澜呵呵一笑,顺便也夸奖了一番老范的教导有方。
这电台,说白了,不就和学汽车一样吗?只要有人教,花时间,不就是熟能生巧吗?
其实,王星澜的想法也没有错,毕竟,任何事情,只要花时间,那么一定是能够学得会的,当然了,学的这么快,肯定和王星澜的异常资质脱不开关系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