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家父李隆基> 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1 / 2)

五天!

从长安到郑县,溜达着走,得五天,快马加鞭两天。

但李琩肯定快不了马,也加不了鞭,嗣亲王娶妻,规制与郡王相同,都是宗正寺来安排。

于是嗣彭王李志暕又来了,这位是大唐宗室红白喜事会会长。

大唐结婚,遵循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第一步纳彩,也就是媒人去提亲,汝阳王就是那个媒人,第二步问名,就是交换生辰八字,看看合不合适,第三步纳吉,是李志暕的事情,他得拿着男女双方的八字,在祖庙占卜,看看双方应该避讳一些什么。

第四步纳征,就是送聘礼,盛王李琦和宁王家的老六陇西郡公李瑀,已经带着聘礼去了郑县,顺道将第五步请期也办了,就是告知对方结婚日期。

所以眼下,就剩下最后一步。

出了长安往西走,过了新丰县、渭南县,就是郑县了,这里距离长安有一百五十里左右。

县城内的一座大宅子,眼下已经挂满了彩绸红幔,门前车水马龙极为喧闹,毕竟这座县城内,牛逼的人一半姓郭。

太原那边,大宗也派人来了,帮着操持婚礼,嫡女出嫁,各大家族都是特别当回事的。

李琦和李瑀,眼下的名头叫做函使和副函使,在婚礼习俗当中,这两个人选必须是帅哥,还得有身份,装点门面的,以彰显男方这边有头有脸。

两人带着的聘礼车队进入县城之后,被郭家的人引导着,来到了郭宅的大门前。

然后两人下马,李琦手里捧着一個楠木匣子,用五彩线扎缚,上题“通婚书”三字。

他们身后的聘礼,为骏马六匹,羊三十只,猪六十头,牛二十头,然后便是九等布帛,奶酪香料,粟黍等谷物,鹿,麝,獾,兔等野物,以及满车的开元通宝。

老大郭子琇在门外迎接,寒暄一番过后,他需要在大门口,当着所有人的面,用刀子撬开李琦手里的楠木匣子,不能用手直接打开,只能用刀子撬。

里面这封通婚书,一般是新郎官的父亲亲手所写,女方主持者必须当众宣读。

郭子琇看了一眼婚书,下意识的咽了一口唾沫,转身看向身后的一众族人。

他没有经验,不知道婚书最上面那几个字,该不该念出来。

这时候,太原大宗一名老者凑过来,扫视一遍婚书后,小声道:

“既是圣人亲笔,一个字都不能改,写了什么你就念什么,这是婚书,不是敕文旨意,两家结亲的事情,不牵扯旁的。”

郭子琇这才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站在台阶上,大声朗读道:

“隆基白.......”

这话一出,宅门外的热闹瞬间消失,人人脸上洋溢着的笑容瞬间收敛,一个比一个肃然老实,双手叠放于腹前,像是聆听圣旨一般。

隆基白的意思,就是隆基要说话了,间隔一行,就是正文开始。

“第十八郎年已成立,未有婚媾,承贤第四女令淑有闻,四德兼备,厚结高援......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愿相敬之如宾,祥叶螽麟,定克昌于厥后,同心同德,宜室宜家,永结鸾俦,礼同掌判,合二姓以嘉姻,诗咏宜家,敦百年之静好.......”

“谨因媒人李琎,敢以礼请,脱若不遣,贮听嘉命,隆基白。”

李隆基这封婚书里,说李琩没成过亲,有胡说的成分,但是礼仪就是这样,不能在婚书里面说明是二婚,不然是不给女方面子,落人家的脸。

郭子琇念完之后,毕恭毕敬的将通婚书放进匣子里,交给一旁的大宗长者捧着,然后他又拿出弟弟郭子仪派人从朔方送来的答婚书:

“子仪白:第四女年尚初笄,未闲礼则,承贤第十八男未有伉俪,顾存姻好,愿托高援,从兹缔结良缘,订成佳偶,赤绳早系.......谨因媒人李琎,敢不敬从,子仪白。”

好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款待了,郭家一干首脑人物,众星捧月般,将李琦二人以及宗正寺、太常寺的一些官员请入宅内饮酒。

居住在后院的郭淑,眼下正在几位姐姐及堂表姐妹的帮助下开脸,也就是净脸和刮掉脖子上的汗毛,这些毛发会被收藏在一个小匣子内,将来交到李琩手里。

“嫁妆都准备好了吗?”郭淑询问阿娘道。

王氏微笑点头:“已经在装点马车,今天就会送往长安,我已经嘱咐了,让他们快一些,三天可至。”

已经嫁人的长姐郭潭道:

“婚期不能延误,听大伯刚才派人来说,圣人会亲自主持,我们务必要在月底之前抵达长安,让送嫁妆的车队再快一点。”

王氏点了点头:“放心,一切都有安排。”

李隆基这一次,要亲自给李琩主持婚礼,就在兴庆宫,因为隋王宅在兴庆宫隔壁,他会去走一个过场。

不管怎么说,李琩刚刚出嗣没多久,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是他的种,如果不出面,说不过去的。

就像苏震的情况一样,虽然过继,但是亲生父亲那边,都会过来主持帮忙。

李琦和李瑀,也就不走了,会在这里等待李琩的大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