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都重生了咋还学医呢> 第76章 自然医学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6章 自然医学(1 / 2)

“药方怎么开?”

刘继阳期待地看着杨鑫。

“得用好几个方子,我想的是,先去肺积水用十枣汤。”杨鑫道。

十枣汤啊。

这方子他背过歌诀。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水肿腹胀用无差。

水饮上迫于肺,肺气不利,故咳唾引胸胁疼痛,甚或胸背掣痛不得息,用十枣汤立竿见影。

“然后呢?”刘继阳道。

杨鑫道,“射干麻黄汤,温肺化饮,下气祛痰,桔梗甘草汤,排脓,加丹皮、桃仁,活血化瘀。”

刘继阳陷入沉思。

射干麻黄汤……

方中麻黄宣肺温肺,化饮散寒,止咳平喘,开达气机,以射干泻肺降逆,利咽散结,祛痰化饮,为君药。

寒饮内盛,以细辛温肺化饮,肺主宣降,以款冬花宣肺化饮止咳;紫菀泻肺止咳,降逆祛痰,温化寒饮,调畅气机,与款冬花相配,一宣一降,调理肺气。

痰饮蕴结,以半夏醒脾燥湿化痰,利喉涤痰,生姜降逆化饮,畅利胸膈,助半夏降逆化痰,共为臣药。

肺气上逆,以五味子收敛肺气,使肺气宣降有序,兼防宣发降泄药伤肺气,为佐药。

大枣补益中气,生化气血,滋荣肺气,为佐使药。

诸药配伍,以奏温肺化饮,下气祛痰之效。

桔梗甘草汤主治肺痈,作用确实是排脓。

“这两个方子,应该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肺中积水和痰湿能够清掉一些的话,至少保证睡眠应该问题不大。”刘继阳道。

刘继阳医术可能不如杨鑫,但看方子的眼力劲还是有的。

无论是十枣汤,还是射干麻黄汤和桔梗甘草汤的组合,都能对应上杨鑫前面说的断水理论。

这个断水,断的是痰湿积水,恢复肺的基本功能。

肺属金,生水。

肺如果坏了,就无法将摄入身体的水,转化为身体需要的津液,这样一来,身体就会储存大量的痰湿,堆积在肺里面。

清理了这些癌细胞喜欢的废水之后,肺的负担得以减轻,那么它就能够更多的去将水转化为津液,供五脏六腑正常运转。

如此,就算没有解决肿瘤癌细胞,也能够让五脏六腑维持一个病态平衡。

魏熙宁如今就处在一种病态平衡中。

生活上没有什么影响,但只要一查就知道,病还在身体里面,只是大家因为中药的调解,暂时维持了一个互不侵犯的和平局面。

这个时候其实中药和西药的作用是差不多的,都是在控制。

只不过一个是在恢复五脏六腑,让它们去跟癌细胞抗衡,一个是在抑制癌细胞,代替五脏六腑去抗衡。

治病的思路不同,患者的生活状态自然也就不同。

杨鑫点点头,随即坐在了马文材面前。

方子是有了,但药材的加减,还得看马文材的身体状况,所以,杨鑫自己也得亲自把个脉瞧瞧。

几分钟后,把脉结束,杨鑫又补充了几个问题后,心中有了个大概,便开始配置药材。

十枣汤三副,先除积水,再用七副射干麻黄汤加桔梗甘草汤猛攻痰湿。

“马老师,您家里的药暂时可以停掉,我给您开的这几副药记得饭后服,一副药喝两次,这些药怎么煎我已经给您写在纸上了,您照着做就行,这十天喝完药,不出意外的话,身体应该会有一些变化,如果没有,我再另想办法。”杨鑫道。

《神农本草经》记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日;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

喝中药也是有讲究的,喝的时间对,疗效也会增加。

马文材笑道,“我知道了。”

杨鑫的话虽然不太绝对,但不知为何,马文材对他就是有信心。

或许是因为他刚才解释的病理现象,让他并不觉得有多么的复杂。

“中医,挺有意思,我发现与其说它是经验医学,不如说它是物理医学,总感觉你刚才描述的一些医理现象,就跟物理现象差不多。”

听到马文材这话,杨鑫笑道,“您的感觉没错,中医确实有很多理论跟物理现象差不多,不过与其说是物理现象,不如说是自然现象,中医本身就是从自然规律中应运而生的。”

马文材颔首,“这几天看了黄帝内经,感触良多,就好像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与自然有着某种联系,只是这种联系,我说不上来。”

“书中对自然,对身体,对脏器的描述,既宏大又细致,特别是对人体五脏的描述,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在此之前,我从来不知道原来身体有这么多奥妙。”

杨鑫笑道,“黄帝内经开篇便描述了三种人生状态,第一种为真人,他们能全面掌握养生之道,符合天地阴阳变化,顺应四时的变迁,远离世俗生活的干扰,积蓄精气,保全精神,悠闲于广阔的天地自然当中,让视听直达八方之外。”

“第二种是圣人,安处于天地间的和气,顺合于八风的变化,让自己的嗜欲喜好同于世俗,也就不会产生恼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