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我”的样子——没有确定的样子,或者说“恒我”没有样子;如果“恒我”有确定的样子,“恒我”就不再是“恒我”;
“恒我”的所在——没有确定的所在,或者说“恒我”无处不在;如果“恒我”有确定的所在,“恒我”就不再是“恒我”;
“恒我”的生死——没有生死,有生死即不是“恒我”;
“恒我”的寿命——没有生死,何来寿命,“恒我”永恒,没有寿命;
“恒我”从何处来——“恒我”自在,无来无去;
“恒我”从何而生——“恒我”自恒,无生无灭;
既然如此,我为何见不到“恒我”?
——除了你,谁还是你的“恒我”?
当我死去,我的“恒我”是否依然存在?
——死去的只是你的“身我”,消散的只是你的“名我”,你的“恒我”未曾生,亦未曾死。
如何证明“恒我”不是虚幻的概念,而是我的真实所有?
——你何以生?
——父母以生
——父母生的是你的“身我”,既言生,即会有死,生前死后,何处有你?
——我只有“身我”和“名我”,我没有“恒我”,“恒我”只是幻想罢了。
——同为你的父母所生,为何你不是你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当然不是。
——为何不是?
——因为此身非彼身?
——你为何在此身而不在彼身?
——因为彼身非我。
——此身就是你吗?
——此身不是我,是谁?
——此身是你的身体,但不是你,你的手不是你,你的脚也不是你,你的全身的血肉加起来也不是你。
——我的全身的血肉加起来就是我。
——你死去的那一瞬间,你全身的血肉是否还在?
——在
——但你是否还在?
——我已不在了
——如果你就是你的血肉,你的血肉还在,你就应该还在,所以你不是你的血肉。
——我的血肉不是我?那哪个是我?
——再仔细想想
——我的思想是我
——你年轻时的思想可是你年老时的思想?
——不是
——但你还是你
——我的心是我
——你的心可曾有过改变,甚至截然相反?
——是的
——但你还是你
——到底哪个是我?
——芸芸众生,你竟不知哪个是你?
——我当然知道我就在这里
——是的,你就在这里,你的“恒我”亦在这里。
——我为何见不到我的“恒我”却只见到我的“身我”和“名我”?
——正如你看不到自己的眼睛一样,缺乏一面反观自照的镜子。
——哪里有能够反观自照看见“恒我”的镜子?
——你的“慧眼”即是。
——我的“慧眼”?
——是的,你本自具有的“慧眼”会让你照见你的“恒我”。
——我还是不知道该如何见到我的“恒我”。
——请看我的手,你看见我的手了吗?
——是的,我看见了。
——闭上你的眼睛,你现在看见了什么?
——我什么都看不见。
——错了,你看的见。
——我看的见?
——是的,你仔细的看一看。
——闭着眼睛,眼前只是一片黑暗;
——现在请你确认一下,当你闭着眼睛时你是否看得见黑暗。
——我看得见黑暗。
——所以,不管你是否闭上眼睛,你都看得见,只不过所见不同罢了。
——这又有何意义呢?
——“不管你是否闭上眼睛,你都看得见”,你小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当然
——所以,不管你的年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实至少有一样是没变的,那就是“不管你是否闭上眼睛,你都看得见”,即使有人双目失明,但其实他所失去的也仅仅是眼睛,而他虽然看不到光明,但仍然看得见黑暗。而且一旦找到治疗的方法,他又可以重见光明。但重见光明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具有“看得见”的本性,否则,眼睛治好了也看不见。
——你是说“看得见”的本性是永恒的?
——是的,因为“看得见”的本性始终没有变过。
——那“听得见”、“嗅得见”应该也是如此吧?
——是的,的确如此。
——那“看得见”、“听得见”、“嗅得见”的本体就是“恒我”吗?
——你终于找到你的“恒我”了。
——可是,如果我的“身我”死了,我是否还能“看得见”呢?
——一个盲人,他的眼睛是不是已经死了呢?
——可以这么说。但他还没死呀!
——他虽然没死,但是他的“身我”的其它部分是不具备“看得见”的本性的。但他仍然“看得见“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