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明空心语> 关于“信息”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关于“信息”(2 / 3)

仅仅是一个[现象]的呈现,其[意义]则取决于[息]。

在[息]缺失的情况下,[信]仅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符号]。

[信]是空性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因此,[息]如何[解读][信]就变成了关键。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很多误会误解就是这样产生的。

但[说者无心,听着有意]同样可以是一种主动的转化以及一种全新意义的解读。

在佛教修行中,这一点就体现得非常明显。

比如有一种修法,就是将所有的痛苦、烦恼都视为佛菩萨的[加持],是在帮助自己消除业障。

这些痛苦既是自己之前行为的因缘果报,同时也是佛陀所教诲的苦谛真理的鲜活体现,同时也是佛菩萨的加持,重报转轻报,报完了,这份因果也就了结了、清净了。

注意,对于认真修行此法的修行者来说,一直坚持这样修行下去,就真的转化了痛苦和烦恼,就真的逐渐清除了贪嗔痴慢疑的习气,最终得到了宁静、清凉、自在、安详.......

而对于不理解、不认同这种修行方法的人而言,那么这种修法就没有什么意义。

越是高级的修法,越是难以用常识去理解。比如,对于信仰大道的修道者来说,就可以将一切都视为大道的化身,除了大道,再无其它。以此为观修原则不断精进修行,修道者最终就能够消融小我融入大道......

对于这种现象和背后的规律,佛经中有句话透露除了其核心的秘密: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如果能了悟这句话背后的秘意,对于[信]与[息]的关系就会有更加深入的体会。

雪漠老师常说,世界是心的倒影,世界怎么样,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心。

当我们能够自主自己的心,我们眼中的世界也会变得不同起来。

我们的心赋予现象世界不同的意义,就看到了不同意义的世界。

在[净观]者的眼中,这个世界当下就是净土,本自清净,本自光明.......

(三)

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也是一个能量的世界,同时更是一个信息的世界。

物质遍一切处,能量遍一切处,信息同样遍一切处。

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有这样一种信息同样遍一切处,那即是【缘起性空】之信息。

缘起性空之信息,遍于一切物质,遍于一切能量,亦遍于一切信息。

之前我们已经说过,“信”,为“语言符号”,“息”,为“自心”,“信息”即是我们的心对于各种语言符号的认知和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认知和理解,均基于某一种视角而产生,视角的不同决定了认知和理解的不同。所以,对于同一个对象,人们的看法会因视角之不同而产生巨大的差异。

而有些视角则蕴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犹如透视镜一样可以透视一切物质、一切能量、一切信息,【缘起性空】即是这样一种视角,同时也是通过这一视角认知到的信息。

这一视角的真正厉害之处在于:将任何一种物质、能量、信息,置于这一视角之下,最后都会“消解”于这一视角之中,而留不下任何能够独立而永恒存在的实体——当所有的因缘条件消失了之后,观照的对象本身也同时消失了,找不到任何一丝痕迹。

而更为不可以思议的是,就连【生】【死】这样最根本的现象,也同样经不起【缘起性空】这一视角的透视。在这一视角下,“生”消散了,“死”也消散了。生的真相竟然是【无生】,死的真相竟然是【无死】。

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既然一切都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那么这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其秘密就在【信息】二字。

信,犹如镜中之影,息,犹如显影之镜。无镜则无影,无影,镜亦不显。特别是对于【心镜】而言更是如此。

【心镜】显影,如何显,则取决于视角。【心镜】本身更有诸多种不同的“境界”,其“境界”如何,同样取决于视角及其视角的稳定度。

就“数量”上而言,视角是无限的,就“境界”上而言,视角同样是无限的。所以不同的视角就会显现出不同的视界——世界,世界于是精彩纷呈。

但不管世界如何精彩纷呈,在【缘起性空】的视角下,一切都是无常聚散的云彩,虽有诸多显现,却了无实质,了不可得,一切如梦,如幻,如烟花,如彩虹,亦如风中吹来的阵阵花香,虽有所感,却倏忽而逝,杳无踪迹。

所以有人说,生命是一个梦境,人生是一个梦境,世界同样是一个梦境。你可以去演绎自己的梦,创造自己的梦,但却不要执著,因为,梦就是梦,不要期待它会变成永恒。

那么心呢?

心,真是一个难以说清的字。因为,一切都离不开它。我写这些文字需要依靠它,你读这些文字同样需要依靠它。更或者说,其实写下这些文字的,正是它,读出这些文字的,也同样是它。

它,遍于我们的生命,遍于我们的世界,遍于我们的宇宙,遍于一切物质、能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